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2011年投顾课程现场笔录四)

(2015-10-11 21:41:29)
标签:

杂谈

(当年讲课的资料,这两天整理的时候看到了就分享一下,虽然部分内容已经有了历史局限性,但有一点很肯定,就是"专业性"。作为入行启智应该是够格的,供有兴趣的童鞋参考。另:现在已经不讲课了,所以请勿私信邀约)

每天将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外部信息进行,分拆、梳理、归类、指标,最后落实到标的,是需要有技巧的。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些经验。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每天外部信息的基本分类。

相当棘手的问题是,基本分类以什么标准来“评估”呢?

我的回答是,预期。消息触发的是预期,所以,我们必须按照预期的不同进行消息分类,而不是按照消息的种类进行分类。至少基本分类一定要按照预期影响来进行分配。

见左图,共有五个要素,分明是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周期规律、突发事件。按照三横两纵进行制表。

这基本能够涵盖金融市场上所有影响预期的消息。

必须要牢记的是,如果没有明确的市场“指向”——即预期标的,那么此类信息没有收集汇总价值,属于垃圾信息。

内容简单直白,时间、标的明确,越容易达成预期一致性,对于标的价格波动的影响越直接,趋势越容易形成。

这很好理解。有价值的信息是指“能够指导投资的信息”,如果连标的都无法确定,或者需要很复杂的连续推导才能分析出标的,那么市场预期会选择忽略,因为预期一致性太难统一。信息理解过程复杂,信息本身就会没有任何价值。

请注意,这就是买方视角,而不是财经评论人士的视角。

政策面,基本面,技术面大家大都熟悉。周期规律和突发事件稍许生疏。所以,下面我会告诉大家,如何定性周期规律和突发事件与预期之间的关系?

“预期周期”

周期规律实际就是“预期周期”:当时间处于一个特点时点,投资人预期会习惯性形成条件反射;

比如:上半年前四个月和下半年后三个月,通常市场交投热度都会好于年中五个月。

按照以前的说法,这有可能是信贷投放集中在上半年所致。不过,随着信贷投放规律的改变和信贷入市的可能性下降,这一规律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有趣的是,根据欧美市场的历史数据来看,同样现象也发生在其他国家市场。

尽管我们无法完整解释这一现象的全部原因,但必须清楚这一规律并在策略实施时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类似的预期周期还发生在:

每年十一月入冬时,煤炭、天然气板块会因为北方城市开始供暖而出现活跃表现;

白酒类公司会在下半年得到更多资金追捧,因为销售旺季往往在四季度集中体现;

每年三月两会前后,都是种子、化肥、新能源、环保的表现时间,因为“三农”一定是政府工作报告一号文件,而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一定是政府工作汇报中的“重点”;

每年十一月、十二月是高送转、年报高增的“挖宝期”;

……

这些都属于“预期周期”内必然发生的事件,只是根据市场即时状态,预期强度有所差异。

“事件催化”

突发事件实际就是“事件催化”:当特定事件发生,投资人预期会习惯性形成条件反射;

比如:加息利好银行板块,关注点在于息差扩大幅度;

通胀数据利好“猪、鸡、种子”,关注点在于食品价格数据的升幅;

人民币升值利好航空、造纸板块,关注点在于市场预期对于资产重估逻辑的认知程度;

战争利好黄金、军工,关注点在于地缘政治趋势与事发地即时战况;

重大疫情利好医药、生物,关注点在于“小盘股”;

至于股东权益变动,包括资产注入、定向增发、主业变更、摘帽等等,都是能够在短期改变投资人预期的催化剂。

值得一提的是,重要级券商、业内知名研究员所发表的深度调研报告或策略报告,也属于“事件催化”的范畴。

这些都属于“事件催化”内必然发生的事件,只是根据市场即时状态,预期强度有所差异。

稍后,在策略篇,将着重介绍催化剂的常规种类。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信息收集整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上述这些对于市场投资人预期有影响的信息提炼出来,而并非关注消息本身的始末。重要的是,根据分类,把对于预期有影响的信息,直接指向相关板块。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市场异动,为客户弥补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劣势。

同时,根据“预期周期”,在特定时点到来前提醒客户注意相关板块的表现,以取得低风险收益。

这就是信息采集分类层面上的“专业性”体现。

日常信息收集整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有没有意义”取决于“信息能否改变预期”的敏感把握。

以“预期、行为、价格”为“锚”可知,预期改变会造成趋势改变;预期改变会发生在价格变化之前。所以,金融市场的博弈,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而不是单纯资金大小的博弈。

特定时间对应特定预期,进而发生特定行为;特定事件对应特定预期,进而发生特定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信息,通过专业整理、归类,找到行为规律和特定投资标的,那么也就意味着,获得了博弈优势,占取信息不对称优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