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五危,兵有六败
(2013-06-06 09:39:51)
标签:
孙子兵法将帅胜败 |
分类: 军事 |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这里的“死”是指死拼蛮干;“生”指贪生;“忿”指急躁易怒;“廉洁”是指廉洁好名;“爱民”是指不分情况、无情爱民。前三危一般都可理解,而后二危,即一味廉洁好名,就可能陷入敌之污辱的圈套;不分情况“爱民”,就可能导致烦劳而不得安宁。如何理解,就得看各人所见,也是现今待商榷的。
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只知死拼反而可能被诱杀;贪生怕死反而可能被俘虏;急噪易怒反而可能中敌人轻侮的奸计;廉洁好名反而可能入敌人侮辱取名的圈套;一昧爱民反而可能导致烦扰而不得安宁。以上五点,是将帅的过错,也是用兵的灾害。军队覆灭,将帅被杀,必定是由于这五种危险引起,是不可不引起高度重视。
将有五危
第一,不会用智谋,只知到拼命打仗的将帅,很容易被敌军诱杀。
第二,软弱无能、贪生怕死的将帅,越是怕死越是容易被消灭,这种人和有可能被俘虏;
第三,性质急躁的将帅,非常容易被激怒,一旦愤怒就会失去理智,就不会沉下心来研究谋略,这种人很容易中敌人激将的奸计;
第四,廉洁好名的将帅,喜欢以“正人君子”的姿态出现,这种人只要敌人侮辱其名,就会失去理智,就很容易中敌人的圈套;
第五,爱民如子的将帅,反而会使老百姓成为军队的拖累,大大迟缓军队的灵活性,使敌人有可乘之机。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
孙子认为,败军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情况。
在势均力敌中,以一击十导致失败谓“走”;
兵强将弱而造成败北的谓之“弛”;
将强兵弱而溃败的谓之“陷”;
副将怨愤不服从指挥擅自出战,主将又不知副将的能力而失败的谓“崩”;
将帅懦弱少威严,训练教育无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章致败谓之“乱”;
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多,以弱击强,用兵又无精锐先锋队而败北谓“北”。
以上“六败”,均不是由于天然的灾害,而是将帅自身的过错。
孙子认为,地形是用兵打败的辅助条件。好的将才一是能正确判断敌情;二是能积极掌握主动;三是能考察地形险厄;四是能计算道路远近。这些是将帅必须把握的战争规律,根据此规律,那怕有违国君的主张,也要实施打或不打。此致,孙子对将帅提出了在操守上更高的要求,即要能够进不谋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的治国利益,这种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所以,懂得地形六种,懂得兵之六败,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也就可以永无穷尽了。按孙子的话说就是“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