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好,山好、水好、人更好。过去总以为它充其量是一个大渔村,离不开木船、布帆、鱼网……驱车从上海出发经跨海大桥,三个多小时就到象山的市中心,眼见为实,也是个繁荣的城市,豪华商场,名牌专卖店、大酒楼比比皆是,街上行人的衣着不逊于上海。为了登高拍摄海景,我准备背器材上山,象山的好友笑着说:“你再胖我也可以用轿车送你到山顶。”沿途,家家门口的场上晒满了鱼干、紫菜。顺着绕山公路,满眼的橘树,采下的橘子堆得想小山似的备运。路边的候车室也与众不同,或似苏州园林里的闲亭,或像庙宇前的小山门,也是山景中的一景吧。从山的高处看大海,我还是第一次,天水一色,辽阔无边。时逢退潮,海边浅滩已露出排排紫菜养殖架,纵横交叉,错落有致,有时还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采集紫菜的“人点”……下山后,午餐肯定是象山朋友作东,席间,上的都是海鲜,鱼当然是主角。不过,我发现鱼身都是“中等身材”,和上海的松鼠黄鱼、大鱼头汤相比明显小了一截,主人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带着得意的口吻对我说:“我们渔民请贵客绝对不用大鱼,因为那些都是远海捕来,经过冷冻的,早已不新鲜,那些中个的是刚捕来的鲜鱼,才味美可口,当然价格不菲。我有点愧色,象山人的真诚由此可见。象山行,我领略了象山的山水风光,更感受了象山人对朋友的热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