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乐亭丰岭祥云

(2010-09-13 17:11:33)
标签:

欧阳修

丰山

丰乐亭记

滁州

文化

分类: 山水田园

滁州十二景  之 丰岭祥云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谪知滁州。第二年,他在丰山附近发现了紫薇泉,便在泉侧建了这座亭院。他在《丰乐亭记》中写道:“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基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父子同。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百与滁人往游其间。

http://s15/middle/637f5785g8ff7c3eef16e&690

 

http://s2/middle/637f5785g8ff83b164341&690
    《丰乐亭记》    作者: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苏轼手书丰乐亭记石碑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http://s8/middle/637f5785g8ff812514307&690


http://s11/middle/637f5785g8ff8140bc35a&690  
http://s11/middle/637f5785g8ff7df751e3a&690  
http://s7/middle/637f5785g8ff800f485f6&690  
http://s3/middle/637f5785g8ff805de2392&690  
http://s8/middle/637f5785g8ff807d59647&690  
http://s16/middle/637f5785g8ff809faf54f&690
    紫薇泉,是滁州著名的泉水之一,与醉翁亭前的让泉一起被称为“姊妹泉”。说起这眼紫薇泉,它与欧阳修有着密切的关系。
  欧阳修喜爱饮茶,更喜爱用山泉水泡茶,因此也喜爱山泉。他到滁州不久,便慕名唐代李幼卿在琅琊山开发的庶子泉及李阳冰所书写的《庶子泉铭》,亲至琅琊山探寻庶子泉。琅琊寺僧人告诉他,庶子泉已经填为平地。他没有寻到庶子泉,但是在琅琊山下得到了让泉,泉水甘凉可口,从此便经常派人到让泉汲水,用以煮茶饮用。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也就是欧阳修到滁州的第二年,新茶刚刚上市,有一天,欧阳修在州衙召集他的僚属们议事,有人献上一包新茶,请他品尝。欧阳修非常高兴,当即派人去让泉汲水,好用新鲜的让泉水来泡新茶。汲水人不敢怠慢,慌忙赶到让泉边,汲了满满一壶泉水便往回走。俗话说“忙中易出岔”,大概是由于慌忙的原因,汲水人在回程的路上,不慎跌了一跤,将所汲的一壶泉水全弄泼了。这时,回来的路已经走了一大半,回去重汲,要耽误很多时间,再去煮水泡茶肯定很晚了,焦急之中,忽想起就近处有一眼泉水,何不前去汲了代替让泉水一用。这眼泉水就是如今的紫薇泉。汲水人从这眼泉里汲了水,急忙赶回州衙,煮开了,泡了茶,给欧阳修献上。谁知欧阳修是一位品茶的行家,他饮了一口细品品,觉得不对:“这茶用的不是让泉水!”他很快判断出来了。他找来汲水人追问:“你是从哪里汲来的水?”“从让泉汲来的!”汲水人还想隐瞒。“不对,这不是让泉水!”欧阳修斩钉截铁地说。汲水人见隐瞒不过,只好把汲水的经过如实说了:“现在这水是从城西南边上的一眼山泉里汲来的。”城西南边上还有这么好的泉水?欧阳修心中暗暗高兴,他没有责怪汲水人,却详问泉的所在,决定亲自去看一看。第二天,他让汲水人领着,出城不远,来到丰山脚下,见幽谷间一眼山泉正汩汩流淌,亲尝一口,甘凉清润,不禁连声赞道:“好泉!好泉!”http://s10/middle/637f5785g8ff82940a479&690

 

http://s13/middle/637f5785g9022d566d52c&690
    丰山紧靠滁城西郊。关于丰山之名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山顶饮过马,见水草丰美,登基后就把沛县丰邑的人迁来滁州,故有丰山和侨置的沛县之称;一说此山为附近诸山主峰,凡雨泽大至时,必有云气预发山顶,谚语说“丰山着帽,丰年之兆。”以丰山为主体、以丰乐亭为中心的风景区,历史上很有名气。丰山上有汉高祖庙(高皇庙)。欧阳修知滁时,曾撰写《祈雨祭汉高祖文》。该庙已在战火中毁坏。明洪武六年(1373年),兵部在此山麓建养马场,并设置太仆寺——管理马政的机构。丰山东北侧,三面环山,山下有一幽谷,欧阳修在此修建了丰乐亭、开凿了“紫薇泉”。九百多年来,历代文人名宦,游丰山幽谷,览丰乐亭,祭汉高祖,留存了几百首诗词、游记、祭文。其中欧阳修写的《丰乐亭记》是《醉翁亭记》的姐妹篇,深受后人喜爱。 现在,丰乐亭院内的亭门、丰乐亭、保丰堂、危楼、棠舍、介舟等已经重新修葺一新,紫薇泉的泉水甘甜如故。可惜1974年建的油库使这里至今不能供人游览。滁州市政府正在协调油库搬迁事宜,丰乐亭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丰岭祥云”这个古老的景点即将供人观赏。

    滁州民谚曰:“丰山醒,天主晴,丰山睡,雨不停。”丰山观之清晰,必为晴天,视之昏暗,定有雨至。民谚又曰:“丰山戴帽,丰年之兆;丰山着裙,冰锅冷灶。”山之巅常朦胧如雾,蒸而为云,注即为雨,滁田而丰。山之腰常混浊不清,百日无雨,要酿旱灾。民谚还曰:“丰山常飘五彩云,天下万里皆太平。”可见丰山在滁州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http://s9/middle/637f5785g8ff82f339a88&690
    湖州贡生尹梦璧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在滁州任通判时,写诗《丰岭祥云》赞美丰山曰:“南山当面郁苍苍,青霭轻云弄日光。云自无心随去住,老农何意惯书祥!奇云片片吐晴峦,卜岁频劳拄笏看。苍狗白衣随幻出,尽传岭下有龙蟠。”
http://s5/middle/637f5785g8ff8350de2c4&690
    登上丰山整个滁州尽在您的眼前,望眼前繁华喧嚣的的都市与脚下所处的寂静无不为之感慨!丰山北望为城西水库“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此处景色独佳,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盘桓留下了不少诗文墨迹。

   


 



 



 



 



 



 



 



 

 





http://s9/middle/637f5785n76d424811cd8&690

《滁州论坛》微博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