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南班长职业教育景忠文教育 |
“班长”工作“门外谈”
——兼答“南南”同学的咨询
刘景忠
“南南”是外地的五年制高职在校生,算是我不曾谋面的忘年交吧。她在QQ上向我诉说了她的烦恼:“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做了班长,您是知道的。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我的朋友,这让我很难开展工作。从道理上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可是我总不忍心批评我的朋友们或者扣他们的分数,感觉会让她们觉得我背离了他们。老师,我该怎么办呢?希望得到您的指导。”我说,抽时间答复你吧,她回了两个字:期待。
“南南”的处境我似曾相识。因为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有一些是学生干部,与他们聊天,我总结了三条:学生会的干部说的最多的是“累”,学生社团干部说的最多的是“忙”,而做班长的说的最多的是“难”。
我曾经与几个做班长的学生进行过深入的交流,并写了专门的文章谈了我的看法。但仍旧不断有“班长同学”向我倾诉自己的“难处”,他们的倾诉何其相似乃尔!
因忙于手头的事情,我没有及时答复“南南”。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在网上又见到“南南”时,她提醒我:“老师,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一言九鼎,更何况是老师对学生,我更不应该食言。
对“南南”提出的问题,我先做几点分析:
1.“南南”遇到的问题,几乎是所有当班长的都会遇到的。
每个当班长的都会遇到“南南”的问题,这说明这个问题是必然要出现的,不可跨越的。对这类必然要出现的问题一般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过了一段时间会自动消解,就如穿新鞋时总有几天的适应期。我老家(河南滑县)就有一句话说:“乍穿新鞋高抬脚”。现在都是买鞋穿,这个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了。我喜欢的爱步鞋,每穿一双新鞋几乎都感到无比地舒服,不需要什么适应期。而在我小时候,日常穿的布鞋,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由母亲手工做的。新鞋做好,总要穿上十天半月的不适感才消失。另一种结果是,这个问题始终存在,经过努力会缓解甚至会消除,但不会自动消解。我以为,“南南”遇到的问题属于第二类。
分析这个问题的两种结果,我是想给“南南”两点启发:一是,无论谁当班长,都会遇到这个难题,既然如此,大家也都知道这个难题不好处理,因而大家从心里对“班长”的处境是予以理解的,尽管表面上不一定表现出配合的姿态。二是,这个问题不会消解,既然做班长就必须面对,但经过努力,可以有效地缓解直至消除。
2.“南南”遇到的问题,根源在于班长产生的机制以及这种机制赋予班长的职责。
先说机制问题。在官场上,一名领导干部的产生要经过严密的程序,群众推荐,公开竞聘,考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经过这样的程序产生的干部,群众自然相对服气。相对于官场上的做法,班长的产生就显得过于简单了。程序的简单,使得这个职务“含金量”不高,同时,由普通同学到班长身份的转换也就显得突然,同学们不太易于接受。
再说职责。含金量不高的、同学们不太易于接受的班长一职,却被赋予了很多的行政职责。地位和职责的不匹配,是造成班长尴尬处境的主要原因。
3.班长的好做与难做,既取决于班长的威信和能力,更取决于班主任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
在学生眼里,真正大权在握的是班主任而不是班长。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班主任会采取以下两种错误的做法:一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班长成了摆设。成了摆设的班长固然少了很多烦恼,但空挂其名的滋味也不是那么好受。二是当甩手掌柜,将自己的工作转移到班长身上。看起来班长大权在握了,但难以履行职责,沮丧、挫败感油然而生。想退下来,又觉得辜负了班主任的高度信任,只好苦苦硬撑。
班主任正确的做法是:
其一,既不能让班长权力旁落,成为摆设,又不能随意放弃、转移本该自己履行的职责,让所有问题都让班长自己扛。前者让班长滋生“不干了”的心理,后者让班长陷入“干不了”的境地。班主任应该注意发挥班长的作用,同时积极地为班长和班级工作承担责任。“大胆干工作,责任我来担”,应该成为班主任对班长的基本态度。
其二,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树立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这是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每一个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耳熟能详的概念。所以要重复它,是因为这个问题与班长的工作有密切联系。如果班主任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育人上,就会在“班集体”、“班风”上下功夫,这时,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具有双重身份,即既是受班风和班规约束的一员,也是参与班风班规建设的一员。班长就从单纯地管理变为服务、组织、协调于一体的领导者、组织者。相反,如果班主任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上,就会在约束全班同学的行为上下功夫,这时,班主任就会对班长产生依赖,班长也就成了班主任的眼和腿,与此同时,班长与班级学生的关系也就由同学关系变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关系。
在作了上述分析后,我想,“南南”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也就有了基本思路。我建议,“南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目前的困惑。
1.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普通学生”身份。也就是说,你首先是一名学生,然后你才是班长。“班长”是阶段性的,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学生”才是不变的,贯穿始终的。
2.要逐步学会在不同身份之间的转换。班长与普通学生的确身份不同,但这二者之间需要随时、及时地转换。这是解决“困惑”必须要进行的心理调适。当你在管理班级事务时,你的身份就是班长,毫不含糊,毋庸置疑。你以班长身份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放下一切顾虑,都必须充满了自信。当你在课余时间或回到宿舍,就必须立即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为普通学生,同时去掉班长的一切痕迹。相反,在管理班级事务时,如果时时想着自己和部分同学的私人关系如何如何,那就是“职务生活化”了;如果回到宿舍还唠叨着班级事务,还以班长的身份说话做事,那就是“生活职务化”了。“职务生活化”和“生活职务化”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你做到了身份的及时转换,你的好朋友依然不理解你,那就是她们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了。恕我直言,真正的好朋友是会支持你的工作的,念念不忘私交,宁愿让你以影响工作为代价,也要换取对她们的特殊关照,这样的朋友还是真正的朋友吗?
3.准确判断你的班主任是以“管理”为重心还是以“育人”为重心。如果是前者,你可以考虑辞掉班长职务;如果是后者,你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班主任的参谋和助手。
4.即使班主任是个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做班长的也要协助班主任在建设好的班风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不要让自己陷入琐碎的事务堆里,要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要努力弘扬班级的正气,要大力宣传班级的荣誉高于一切,要真诚关心每一位同学。班级事务中的一切规定都来自于学生,努力把单方面地处罚变为班集体的公约。班长不是班规的制定者,而是代表大家的执行者。
5.最后我想说,担任班长职务,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对得起老师,也不是对得起同学,而是能否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从对得起良知出发,才有可能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同学,才有可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支持。
以上所言,纯属“门外谈”,一孔之见,仅供“南南”参考。
2013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