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010-06-27 12:26:01)
标签:
杂谈 |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课题名称叫“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小学数学,研究的问题就是尝试教学。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另一个课题名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不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的不是很准确,比如,“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这个名称,就没有把研究的对象、问题说清楚,你是中学生或者说是小学生、大学生,是所有的学科或者是单指语文、数学等。再比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我想,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好象是英语;是中学或者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如果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就很贴切。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是一个研究报告,我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我认为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2.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育科学手段去了解、分析、认识目前课堂教学诸环节中的各种现象和存在问题。从当前课堂教学任务实现的有效性和师生之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寻求并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寻求最佳的实施方式、方法、方案、过程等。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有效地纠正、克服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艺术性。
3.研究有望对当前以及今后课堂教学状况进行改进,研究成果可以对提高教学效益起促进和指导、借鉴作用,可以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2、更新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完善校本教材;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和体验;
4、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和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5、调整课程结构,注重学科整合,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6、推行和探索新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主动发展;
7、完善教师培养机制与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一支具有课程研究、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个人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