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2月5日《难辞其旧》下

(2013-02-20 00:43:24)
标签:

旅游

分类: 高记铺子[专栏]

难辞其旧(下)

高小蛮

 

生活是一个大菠萝,长着粗糙无用的厚皮和疙瘩,需要抛弃近一半的废物,才能尽情享受甜美的内芯。
我是个忙人,每天忙着品尝新味道、研究新玩具、发掘新朋友、探讨新想法。
结果是,常苦恼没空照料自己的一些日常物件,比如衣服、鞋子、包包啥的。我爱看蔡志忠的漫画,也曾想像他一样简化生活。他1985年在日本发现了一双很合心意又舒服的布鞋,又便宜,一口气买了14双,干脆又买了30件白衬衫,20件卡其裤,接下来的25年过得轻松又自在,每天不用费脑子,都穿同样的。
蔡志忠生活的主要地点是台湾,以亚热带和热带气候为主。而在武汉,我合计要麻烦一些,得准备四季套装才行,算下来采购总数超过三百件。资金有缺口,想法只能搁置。
重新从根儿上思考,家里堆积了那么多鸡肋样的物品负累,让生活无法神清气爽,究竟是什么造成的?
翻看了一本叫《不持有的生活》的书,作者列举了日常不良的习惯,比如不要在超市里贪便宜拿免费的赠品,不要在大减价时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这些家庭主妇精打细算的习惯,我基本没有。因为我囤积的,都是她们不会买的。
分析来,分析去,发现我的购买冲动,多源自俺的工作。
身为一枚好奇心极重的杂志记者,我做过的栏目挺多,坚持时间最长的三个版块,分别是“美食版块”、“圈子版块”、“旅游版块”。兴趣在此,乐此不疲。每个版块,都像吸铁石一样,让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向我家涌来。

【圈子】
我做武汉的“圈子”版,做了近两年。
好奇心重是一种病,我不能忍受,只是让玩家们,老老实实坐在咖啡馆里,用干瘪的语言,向我描述玩带给他们的快感。我也要玩!
曾跟着一群跑酷圈子的男孩,走院墙、翻栏杆、抖起胆子在华科大的食堂屋顶上一溜小跑;曾用三脚架定格相机,举着电筒和烟花,夜里在社区里疯跑狂舞,一个多小时直到手臂完全举不起来,试图重现光迹圈子各种难度的造型;曾采访喝茶的圈子,结果迷进去了,把自己培养成了国家初级茶艺师……
“聊没用,你要亲身试试,周末来参加我们活动吧……”那几年,我被众多圈子邀请着,先后加入的QQ群就有30多个。
单纯是玩还没什么,很多圈子,玩家需要购买硬件。
尤其是我受专业圈友的指点后,看看都买了些什么?
比如采访完观鸟圈子,我花了70多元购买厚厚一本《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高倍望远镜一个(当时还没钱买单反和长焦镜头);采访完玩香草的,就冲去武汉关江滩花鸟市场,横扫了市面上的7种薄荷、鼠尾草、九层塔,把院墙上愣是改造出了一条“香草小长廊”;采访完刺绣的,周末就捧回一绷子和一堆丝线;采访完纵山的圈子,就去网上挑选登山杖……
冲动是魔鬼,刚采访完的三天是深度沉迷的“危险日”,购买率85%。
购买的背后,是我对各种新身份的梦想追求。我梦想成为一个业余园艺师,一个业余茶人,一个业余绣娘,一个观鸟达人,一个业余魔术师,一个资深纵山人,一个业余折纸专家……最后,只能样样略懂而已。
我仍在继续追求。

【美食】
我家装修房子时,别的我都不管,唯一盯着的,就是尽力扩大厨房的领地,哪怕储物间、洗衣间被缩到一丁点。最后厨房阔达17平米,家人抱怨,我不管,振振有词的理由是“别人家只是一个中式厨房,我要增加的功能有西餐厨房、咖啡制作间、酿酒间、面包烘焙间、腌腊坊、手工面条作坊……”
这就是做了多年美食记者积攒出的“职业病”。
新厨房空荡荡没多久,我寻找回的各个国家的锅具、酱料和美酒、市面上能买到的怪物机器,把它塞得满满当当。
做泡腌菜、做果汁、做米酒、做面条等等,都容易,每样各进一台机器就能玩,家里人还能忍气吞声——遇到了“烘焙”这个爱好,终于让大家崩溃了。
我采访了一位烘焙达人,特别认真,接下来家里的厨房很快遭殃如同科学实验室:烤箱和揉面机还好说,关键是做法式蛋糕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量勺、厨房秤、手动打蛋器和电动打蛋器、橡皮刮刀、塑料刮板、锡纸、油纸、面粉筛、梅花模、土司模、塔模、裱花嘴、裱花袋、派盘、毛刷、锯齿刀……
这还不算,冰箱里还塞满了各种泡打粉、香草粉、咖啡粉、朗姆酒、小苏打粉、塔塔粉、蜂蜜干粉、黄油、淡奶油……
前后一共,做了一次提拉米苏、一次黄油曲奇、一次戚风蛋糕。
家人嘲笑说:“工具反正都齐全了,你干脆在院子里开个‘格格巫小屋’卖甜点算了,每天下班就动手做,天黑售卖,天亮收摊。”这个建议,是为了掩盖我做的甜品好吃难看的特点。

【旅行】
幸好,我怕吃苦,到今天还没迷恋上“户外露营”及疆藏游,不然,估计家里要腾出半间房去放:帐篷、防潮垫、睡袋、防虫头罩、军用水壶、便携炉灶、烧烤工具、营灯、气罐、对讲机……
我不是技术派,动手能力差。小学时去青山公园野炊,只能负责洗菜,搭灶点火我都不会。
因为采访圈子的影响,这几年我主要研究的是“国际自由行”版块,而国外不论乡村和市镇,旅游服务设施都比较完善,不必把半个家都拖去。
但我还是为这一年寥寥几次的活动,买了不少东西,堆积在家。
比如去年,我计划去澳洲的南部海岸,实现人生第一次海外自驾旅行,还计划在大洋路附近钓鱿鱼。
淘宝快递那段日子每天频繁喊门,能塞进行李箱大小的伸缩式海竿,配备伸缩式渔捞,折叠式鱼桶、带夜间照明式鱿鱼钩,各种气味的假饵,折叠式轻便菜板……还有防止爆胎的便携式胎压计、防止车开到海里开不了窗的美式安全破窗救生锤、高聚光远程太阳能手电筒等等。
结果,寻遍大洋路3个小镇,愣没找到有鱿鱼的钓点,那些工具只有塞进箱子里等今后去南澳岛再用。那厉害的能照100米远的太阳能手电筒,第一天在房车公园,四处得意地照大树找树袋熊,结果甩掉了灯头盖,一次性用品。

上个月,收到勤劳的支付宝给我的个人年度对账单,2012全年支出20281.15元,在武汉市排名超过92.98%的人群,被贴了个“品质”的标签——奇怪,怎么不说是“瞎七搭八”呢?
每一次异于正常生活的行动,都会带来物品革新。不晓得2013又会有哪些新的方向吸引我,家里已经堆不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