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 应试人生
标签:
文化 |
紙張上的較量是大部分的評定能力的指標
現代的青少年都是考試的傀儡
一生不斷的為給與自己的能力一個證明
不斷的參加考試以紙本上的成績去證明
考試的機會一般只有一次
把握得好 而 發揮得好
自然就成功在望
一旦失去水準
機會和勝利的橄欖圈都會隨之而去
香港的制度下
學生到中五的會考是一個大關口 (等同 國內高二 )
70 到 80 年代 中五的會考水準
就已經是響呱呱的招牌了
中五畢業五科及格就可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了
能力比較好的學生
中五畢業後經過兩年的大學預科(俗稱 中六 中七)
再面對高考
過關後進入大學
大學畢業後就是天之驕子
時至今日,讀書考試已經轉變它的本質了
不是評定能力而是變成一種人有我有的生活追求
不管成績 和
能一直不斷的讀書
進入大學是目標
每個人都注重課本上的追求
期望自己能比別人更勝一籌
將來踏出社會出人頭地揚名立萬
而忽略了將來出社會工作的能力需求
做人處事的學習
當讀書考試的白老鼠
縱然成績一流
但不能融入社會
那是比只能在社會上籍籍無名的生存還更可悲的。
后一篇:当年美女 如今不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