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与《钱注杜诗》的几个版本

标签:
文化历史收藏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之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可用“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其作品风格,诗词内容多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记录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等当代社会现象,以文字为载体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相教李白作品之浪漫洒脱,杜诗更具写实风格,因而其诗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等。他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自宋代起, 苏轼、黄庭坚、陆游、王安石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 《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等等。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 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对杜诗的种种注释笺校便蔚然成风,有“千家注杜”之说。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至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传世。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钱氏虽以明代文章钜公,而冠逊清贰臣传之首,人品自是可议!但其学识及在学界文坛的宗主地位,并未因此而动摇。杜甫与钱谦益,一唐朝一明代,一个历经朝代由盛转衰,一个目见从明而清,两人本无交集,又颇多动荡飘零相似的感慨。世界书局仿古字版《杜诗钱注》封底推荐词里写到:钱牧斋腹笥渊宏,才华雅瞻,允推一时宗匠。声名与少陵异代同揆(音KUI)。其注杜诗,能收郭清芟薙(音SHAN TI)之功。少陵之真面目,焕然豁露。因此钱牧斋注释杜诗,算是好诗好注,不得不看。
关于钱氏注杜诗,于孔夫子旧书网上见到以下版本:上海古籍79新一版在售最多,兼有部分58年中书局一版一印杂售。也有2009-04胶版纸的平装本(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和精装本;有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1964年印制《钱牧斋笺注杜诗补》;有台版1956年11月一版一印(1998年8月2版);又见大通书局印制黑皮硬精装《钱牧斋先生笺注杜诗》;世界书局民国24年12月初版《杜诗钱注》等版本。其中台湾中华书局67年影印绿皮一版《钱牧斋笺注杜诗》,乃影印宣统三年石印本,天头带批注。因台版书网上可选余地较小,且大部分价过300,又为硬质精装本,单手展读困难,则不予考虑。
更早的版本孔网有几套宣统三年 (辛亥1911)时中书局的石印版,为诸名家评定本《钱牧斋笺注杜诗》20卷1帙8册
。其价自4千至9千不等,因其价昂,没有大名头收藏及批注痕迹,故不予考虑。综合来看,钱附清之后,又多有私下复明的纠结,被后世清朝皇帝所憎厌。尤其在乾隆时期,将钱谦益列入《贰臣传》乙编,彻底否定了其人品,并否定了他的学问,其著作也被禁而长期不能流传。以孔网所见其注杜诗之版本,最早为宣统石印,无一木刻本在售可见一斑(未知拍卖公司是否有更早版本拍卖过)。可见在清代,写错诗很危险,站错队也挺可怕。不过由明而入清的文人们,斯逢乱世,谋生手段单一,处境也的确是尴尬的很。
说起《钱注杜诗》的近代版本,建国后较早出版本为1958年中华书局10月第一版(1964年又见4次印刷本),为浅绿底大雪花点本。这个版本是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据清康熙静思堂原刊本断句排印。更其错字及断句之不妥之处,1979年十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了个新一版。两个不同的出版社,21年后用同一个本子再版的原因自然不好考证,大抵与那个时代出版社尚未完全市场化、领导层又同归市相关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便于协调,有些关系吧。1979年这个新一版用深绿底子,淡绿线勾花卉纹样,封面及内页繁体竖排版。最好玩的是上海古籍新一版这批用纸未加漂白剂,纸的颜色呈现自然淡黄灰色,细看纸上有很细小的纸浆毛细纹路,大概是用了一批纤维较粗的灌木、树皮粉碎而成。这种浅灰色的底子较之时下的街头报纸,颜色偏亮、偏暖。翻书粗看润目,细看又有些稍深的细褐纤维点缀其间,久观耐品。此册初从爱科处看到,后又在青岛昌乐路文化市场西头老售书匠处多次翻看,可惜他的本子经常摆摊展示,品相已然不好。后一直在孔网访寻此书,因有爱科的本子比着,总是要寻一套品相相仿的来存看,便久未到手。
今年4月,翻到一套要价120、标识95品的。私信问过去,老板报价两本100包邮,因也不便宜,便拖了几日回复。谁想老板又来私信讲:多日未有成交,可以再优惠20包邮。从网上看了一过,这个品相的在售书,的确是不多,便痛快的支付等书。今日一早接到通知,去收发室取来邮局的小包,满怀期待的打开,两册书四角完好、整体平整,翻看内页整体如新,当为库存书无疑。书品如新,也总算没有白白等待这么久。
买来的老书,总要收拾一下。现下绘画用的软橡皮是很好的清洁工具,清书如洁家,首先要把大面积的白色书背擦出来。擦书时,当先清洁双手,以一手按住书顶端,另一手轻轻擦拭。目测干净的地方可以大胆快擦,至污浊稍大处,则转圈小段慢擦。擦至书籍边缘处,以一手按住书页外端,以橡皮侧倒果断慢走。以防力重纸薄,折损封面。往往书背及书脊擦完后,便面貌大新。
遇到长期树立存放的书籍,顶端往往较脏,可用800--1000目的细砂纸轻轻打掉岁月痕迹。-----砂纸过处,往往粉末暗飞,纸香立起。总之,用砂纸打磨,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有节奏的慢处理,特别遇到深色封面的书籍,更要用手指充开双封,慢慢磨中间。如果打磨的力度大了,磨掉一些颜色,则很容易破坏封面利索的直线感。遇到封面内折四五厘米的小拉页,打磨时尤其要注意,力过则断。
附上孔网所见诸版本的在售书,以便大家参考。
http://s16/mw690/001OW6UGzy7jUTLB767ff&690
http://s7/mw690/001OW6UGzy7jUTPJIqy86&690
http://s5/mw690/001OW6UGzy7jUTQfZTCd4&690
http://s6/mw690/001OW6UGzy7jUTQIDNb05&690
http://s15/mw690/001OW6UGzy7jUTRjNmK9e&690
http://s2/mw690/001OW6UGzy7jUTRXFdL11&690
http://s11/mw690/001OW6UGzy7jUTSAKwi6a&690
http://s8/mw690/001OW6UGzy7jUTTqqaz37&690
http://s6/mw690/001OW6UGzy7jUTTItqRa5&690
http://s10/mw690/001OW6UGzy7jUTVrpUZ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