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辅导个例

(2018-12-25 10:54:12)

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辅导个例

宝塔区临镇中心小学 姚力瑞

一、基本资料与主要问题

  小武今年读六年级,是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女孩子,她成绩中等,人很聪明,可是她却无法和同学、老师好好相处,在她身上表现出谎话连篇、以及非常严重的拖延行为导致的生活难以自理等问题。

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这个女孩子很小时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小武的父亲平常在外打工,一个月不在家几天,回到家也是喝酒,和孩子接触比较少,照顾较少,而且脾气比较暴躁,常用过激的语言责骂小武,父亲与孩子关系非常紧张,小武曾用刀将父亲的房门刺了一个大洞。小武的父亲在其三年级时再婚,几个月后又在离婚。继母与小武关系尚好,但父亲家的亲戚根本不承认小武是自家的孩子。孩子与生母联系较少,其生母虽然会在电话里稍微安慰孩子,但并不真正为她解决问题,来关心她。

2、本人情况:

该生和同学相处时总觉得自己受到欺侮,爱记恨,和同学关系紧张,于是在校外寻求认同。老师们也感到该生常以谎言来博取老师们的同情,往往当面答应老师好好生活、好好学习,但行为上却没有改变,使老师对她一再失望,该生在学校更加孤立。

三、原因分析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1、缺乏家庭中的关怀、榜样:

从和该生的会谈中,我感到她非常渴望被人接受关爱。

该生的家庭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该生在家庭中长期缺乏关怀和爱,自卑感非常深。弗洛伊德曾说过:“得到母亲的爱的孩子将会终生自信。”母爱被认为是无条件的、最坚强的,是孩子生存的基础,缺乏母爱使孩子对自己的存在缺乏认同和自信,无法从容的接纳自己。

其次,在会谈中,我发现该生会将想象中父亲对自己的重视、慈爱当做现实的告诉我,这虽然是谎言,但却可以看出她心中对良好家庭关系的渴望。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需要通过认识父亲而了解异性,并习得和异性交往的方式。而其父亲对她缺乏关心和尊重,经常粗暴责骂,使其在异性面前不会表现出自尊自爱的品质。

另外,该生的生活存在经济上的困难,使她在生活中无助感更强。

  最后,她缺乏学校中老师、朋友的支持。

小武四年级转学到我校,由于自卑的心理,总觉得父母、师生不关心他,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同时又希望有机会改变现状,虚荣心变得强烈起来,因此她在和同学交往时非常强烈的想要表现优越感,同学们不乐意和她相处。由于说谎的行为,班级老师对她印象不好,虽然没有对她特殊对待,但老师的态度也影响了小武在班级中的地位,使同学们对她更加疏远。在学校她很难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怀。

  (二)诊断:

对于该生而言,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根本目标:认识真正的自我和学会用适合而灵活的方式和人交往,这个目标不是短时期内能实现的,仅凭学校心理辅导较难实现,还需要她的家长共同配合,并进行长期的努力。

四、辅导过程

  根据小武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心理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进行直接辅导,倾听她的心声和需求,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与她坦诚相见,对她积极关注。从而使之产生老师是可信、可靠的观念,与她建立起心灵互动的关系。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这个女孩子一开始几乎没有办法完整的说完一件事情,往往说上一两句,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把现实用大量的幻想混淆,在我和她的老师采集资料时,她的老师对她最不满意的就是这一点,觉得是一种不诚实。但是,经过分析,我发现这是由于孩子强烈的自卑感造成的,而且几乎所有撒谎成性的孩子都可能有这个问题。孩子需要生长在一个充满接纳、包容的环境,那么她才会接受、喜欢真实的自己,所思所言生活中的现实。而小武的情况,与其说是“说谎”不如说是在“扮演”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孩子的内心中,母亲遗弃了她,父亲也很可能不再关怀她,她非常迫切地希望得到认可,可是现实中的自己,有那么多的缺点错误,(来自家庭长期的忽视和挑剔斥责让孩子这样看待自己)怎么可能得到爱呢?除非我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困境,但在关爱接纳的环境中,他能接受这就是现实,而付出努力,去改善它们,最终真正获得成长。在小武的内心中在她的心理此基础上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小武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她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小武的相关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父母以及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1、对学生的辅导

  (1)首先,我采用了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因为我觉得"尊重与理解"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存在的权利,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前提。另外,教师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感到被他人理解了,才会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才会对你吐露心声,才会对心理辅导丝毫不产生抗拒。自从担任了小武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后,我就在她补做完作业后,表扬她作业中的闪光之处,然后再询问她为什么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同时问她是否能帮助他。如果她愿意交流,再与她讨论以后如何来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她不愿意回答,也不强迫。有时,我还设身处地地为她考虑,充分考虑她的感受。比如,前一天的作业没补好,可是当天的功课较多,我就会让她以后再补。

  也许小谢感觉到了老师对她的尊重和理解,她慢慢对我产生了信任,愿意向我倾吐内心的渴望、苦闷。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获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2)其次,我采用了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与小武沟通的过程中,作为辅导者,我尽量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是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与她谈话。例如,"我能理解"、"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有个建议"等。他们小队要布置宣传栏,我建议她也去参与。开始她不肯去,说小队同学不会欢迎她。我再三说明只要她去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一定不会拒绝的。在布置工作中,她边学边做,表现积极,一会儿给别人出主意,一会儿帮同学涂色,忙得不亦乐乎。在回家的路上,我与她边走边谈,她说她很累,但不愿让人瞧不起,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愿意和她相处了。我就马上表扬她,并希望她将这种精神用到期末复习中去,争取考出好成绩。

   我还和她一起研究制定了改进计划,我负责帮她找一个好学生帮助她,包括上课提醒她听讲,课后帮她辅导、检查作业等等,她表示一定配合,同时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小武很努力,在不久以后的期末考试中终于及格了。

  每当她有些许进步,我就及时加以表扬,有时再给她一些奖励。但由于他坏习惯已养成,再加上自控能力差,所以反复性较强,一个暑假过去,小武又故态复萌。

  2、与其他老师及有关同学的沟通

  (1)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经常了解小武的情况,希望他们多给她关心,多给机会,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爱心。

  (2)与小武的同班同学经常沟通。有意识地找到素质较好的同学,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多带小武参加活动,与她交心,主动关心她,帮助她一同进步,同时与他们一起商量帮助小武的方法、时间、内容等。

  3、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我主动与小武的父母沟通。了解他在家情况,对他家庭的情况表示同情,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转变小武的方法,同时也把学校的意图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

五、结果与思考

  (一)结果:

    师生反映:小武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半节课,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大有好转。

    母亲反映: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母亲不在家时,常常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

    小武自己: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有时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我考试也能基本及格了。

  (二)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因为由于年龄关系,反复性较强。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

  3、对于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后进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因为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缺乏主动精神,缺乏受辅动机,我们强行对他进行辅导,则这种辅导必定会由于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而毫无效果。心理辅导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应付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只有当学生以主体的身分积极加入心理辅助活动时,这一目标才有可能达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