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的春天

(2011-04-08 11:24:46)
标签:

南京

职烨

旅行

杂谈

分类: 旅行

◎现在想来还是很梦幻,那天我付了两块钱,冲过即将关上铁门的码头。那艘船慢慢就驶出了岸,非常冷,我穿了一件鹅绒服仍然冻得鼻尖通红。船上的甲板上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太冷,大家都缩在船舱里,那些彩色塑料做成的最随处可见的椅子,冰凉。我在甲板上站着,往后可以看见“中山码头”几个已经快要被锈死的斑驳的字。甲板上插着一杆旗帜,迎风列列得响,远处的江水都朦胧在了一片灰色里面。我又花了两块钱坐回来,在码头等着的时候,许多南京人推着自行车从闸口进来。两班船之间要等20分钟,我就坐在候车室里,也没看书也没玩手机,无所事事地坐着,空气很凛冽,大概只有0度左右。我坐在那儿的时候,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儿,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去做浦江轮渡,也是这样的铁栅门,大家轰隆隆上走过搭在江面上会晃动的钢板,有些人拎着鸭子和土鸡,大家都挤在一起。这艘船,好像时光之轮,摇摇晃晃就载着我回到了童年。

◎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路一直走,到中山门,这一整条路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运送之路。在浥江门处,可见当年民国时候城市的一点点原始风貌。这里的梧桐尚有六排,美!如何美法,摈住呼吸无法相信自己眼睛的那种。据说当年,整条中山路上,全程六排法国梧桐,树冠遮天蔽日,如同铺设的一条绿色长廊。树荫和太阳下的温度相差5度,你能想象?

◎从明陵出来,买了一根紫玉米棒,便走边吃,碰上坐环保电瓶车。花了5块钱坐了,整列车只我一人。车安静轻快在山路上绕了几圈,不到5分钟就到了。风和煦又温暖,小伙在车上放了一支很好听的曲子,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04年我还在报社实习,去南京独自采访过一次。那一次我去了四方城,也在中山陵附近。遮天蔽日的树林中间,有城墙围起的两座石碑,bixi(这两字怎么打不出来)驼着,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呼吸才能适应那种安静。这回又去,一点没变。

◎南京人都很好。接受我采访的学者冒着大雨来我的酒店,用塑料袋包了雨伞,讲了两个多小时,讲完只让我送到电梯口,又拿着那一个大袋子走了。他耳朵不好,讲话的时候,用手半罩住耳朵,前倾着身子很专注听我的问题。我们趴在床沿边上看地图,他指给我看六朝古都南京在历代的城市规划,一条一条路都讲得清清楚楚。他有多爱这座城市。

◎第二日,雨止太阳出。我独自从中山门沿明陵路一路往中山陵方向走。两旁的梧桐已窜出新绿,没有人没有车,左手城墙右手树林,鸟鸣不绝耳,今年的第一抹春色,在南京扑面而来。

◎每次去南京好像都是独自的。有一回是去考英语,有一回是专门去吃甘家大院的小吃(现在已经拆掉),还有一回是采访。不知为何,我对于南京总是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这跟他高耸如天的城墙印象,一点也没什么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