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胆汁酸

标签:
水溶胆汁酸 |
分类: 无抗爆品原料 |
胆汁酸是从猪胆汁中提取的,胆汁是由肝细胞产生的,通过肝内、肝外胆管排入肠道,帮助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可提高动物对脂肪的吸收利用,并能维护动物的肠道健康,其主要成分含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猪胆酸、胆红素等。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动物体内胆固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固醇类物质,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在脂肪的利用过程中,胆汁酸在脂肪乳化、消化和吸收三个阶段均发挥作用。在肝肠循环中,胆汁酸在乳化脂肪的同时,可以激活脂肪酶的活性进行脂肪水解,进而与脂肪酸等形成乳糜微粒,使脂肪酸可以透膜吸收,以促进脂肪的高效率消化和吸收。此外,返回到肝的胆汁酸可刺激胆汁的分泌,畅通胆道,保护肝脏,清除血液中的各种毒素,降解霉菌毒素,药物毒素,细菌内毒素等有害物质,从而起到保肝护胆的作用。
【胆汁酸的功能】
1、保肝利胆,增强肝脏过滤血液中各种毒素,降解各种霉菌毒素,分解药物毒素,促进毒素的代谢,加快毒素的排泄,减少药物残留,有效的促进抗体的产生,解除各种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
2、促进脂质的消化与维生素吸收。
促进脂肪以及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吸收、乳化转运,饲料中的油脂(动物性和植物性),胆汁酸有助于脂肪的乳化,增强胰腺的脂解作用,并通过形成混合胶粒提高脂类的溶解度,促进肠道对脂类物质的吸收。同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促进卵黄的吸收(卵黄中50%类脂20%蛋白)。可以加快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大环内酯、四环素、氯霉素、林可胺类药物等)。
3、胆汁酸对胃肠道有调节作用
胆汁酸可与肠道内的内毒素结合或将内毒素分解,减少内毒素对肠道、肝脏及动物的危害。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维护肠道微生态环境。在肠道中,各种形式的胆汁酸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肠道上段胆汁酸与脂类的消化吸收有关。肠道下段(即回肠及近侧结肠)胆汁酸自身发生变化:在肠内细菌作用下发生转化,并在肠黏膜中大部分以原来的或转化的形式按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机理被重新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胆汁酸为胆固醇代谢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排泄途径。三分之一的胆固醇的分解代谢是通过胆汁酸合成实现的。胆汁酸可促进胆汁中胆固醇的分泌,对保持胆固醇的溶解性具有重要作用。胆汁酸可为肠道胆固醇的吸收所必须。可调节肠道胆固醇的合成。
5、增强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强运输过程中的耐受能力,降低动物的应激伤亡率;
【胆汁酸在养禽中的应用】
1、胆汁酸在蛋鸡和种鸡上的应用
添加胆汁酸(55%)对蛋鸡生产性能的改善情况(使用30天)
生产指标 |
添加前 |
添加150克/吨料 |
添加150克/吨料 |
产蛋率% |
|
90.8 |
92.2 |
合格率% |
96.8 |
98.1 |
98.8 |
伤亡率% |
0.15 |
0.09 |
0.07 |
蛋种(克) |
59.1 |
61.1 |
62.3 |
肝脏是鸡体内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器官,它决定了蛋清中白蛋白的含量,蛋黄中胆固醇类的合成代谢与肝脏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只有肝脏健康了,蛋品质才能改善。胆汁酸还能够提高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可有效防止蛋鸡生长后期腹腔脂肪的过多沉积,从而延长产蛋周期,提高产蛋性能。
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会以鸡群均匀发育和同步性成熟为目标;产蛋阶段以生产合格受精蛋,确保雏鸡质量和孵化率为目标。但仍然面临着产蛋率低、死淘率高的问题。在种鸡上连续添加胆汁酸一段时间后,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均有提高;蛋重有增加趋势。说明胆汁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及孵化指标有积极作用。胆汁酸作为肝脏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在种鸡上额外添加后,死淘率、蛋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一方面胆汁酸进入肠道后可有效地促进油脂、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胆汁酸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稀薄胆汁,促进毒素排出。
2、胆汁酸在肉禽上的应用
肉禽养殖前期,因雏禽肝胆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日粮中的高蛋白、高脂肪超出自身消化吸收能力,极易因消化不良引发营养性腹泻、饲料便等现象。养殖后期,因毒素蓄积、营养过剩等因素,诱发肝脏问题,造成肉禽只死亡或均匀度不佳。
添加(55%)胆汁酸200克/吨料对肉鸡(0-40日龄)生产指标改善情况
组别 |
平均体重/千克 |
成活率 |
胴体率 |
料肉比 |
对照组 |
2.51 |
97.80% |
77.36% |
1.54 |
实验组 |
2.62 |
98.36% |
78.89% |
1.48 |
【胆汁酸在养猪中的应用】
【胆汁酸在水产上的应用】
【鱼
【虾蟹类】
胆汁酸虾蟹类来说是其维持正常生长的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于脱皮激素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促进脂肪消化吸收,帮助提高虾蟹对胆固醇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调节肠道内酸碱度,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对肠道及肝胰脏的危害,维护虾蟹健康;减低虾蟹对应激的敏感性,增强抗应激能力;提高蜕皮频率,促进虾蟹生长。
【用法用量】
品种 |
分类 |
用法用量 |
|
家禽 |
蛋禽、种禽 |
80 |
保肝利胆,防治肝胆综合症,降解霉菌毒素、预防腺肌胃炎的发病率,提高产蛋率等。 |
肉禽 |
100-150克/吨水,连用3-5天,长期使用减半。也可拌料使用。 |
促进脂肪和维生素吸收,控制腹泻,保护肝脏防治霉菌中毒。提高采食。加快药物代谢。 |
|
鸽子 |
100 |
增加肝脏解毒功能,防治霉菌和念珠菌病。 |
|
家畜 |
猪 |
150-300克/吨料,连用10-20天,长期使用减半。也可饮水使用。 |
保肝利胆,解毒祛除母猪死皮眼屎泪斑; 促进脂肪消化吸收,防治仔猪脂肪泻。 |
水产 |
鱼 |
150-250克/吨料,连用10-20天,长期使用减半。也可饮水使用。 |
解毒、保肝利胆,防治脂肪肝、细菌肝、白肝、胆囊肿大等。 |
虾蟹 |
200-400克/吨料,连用10-20天,长期使用减半。也可饮水使用。 |
防治肝病、红肝、黑肝、黄干及预防白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