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菌酶活力
标签: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菌酶 |
分类: 兽药药理知识 |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菌酶活力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菌酶活力
目的要求:
1.掌握溶菌酶的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溶菌酶又叫胞壁质酶,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能催化某些细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多糖的水解,从而溶解这些细菌的细胞壁,起到杀死细菌的作用。测定溶菌酶活力时,可用某些细菌细胞壁做底物,细胞壁溶解,细菌解体后,菌悬液浊度降低,因此,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悬液浊度变化,计算溶菌酶活性。本次试验我们直接用BIOSHARP生物公司生产的溶菌酶成品。因为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的溶解作用更加明显,所以本次试验以枯草杆菌做为细菌底物。溶菌酶活性75~250u/mL之间,底物悬液吸光度值0.45~0.77(OD450)之间,酶活力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国家药典中基本一致。所以实验应控制底物悬液吸光度在最适范围,以及设定分光光度计450nm波长。
试剂器材
1.试剂
牛肉膏培养基:牛肉膏
溶菌酶结晶标准品(从生物公司购得)酶活力单位为70000U/mg。
2.器材
操作步骤
1.枯草杆菌培养
1.1按配方分别称取培养基各组分,.按顺序依次加入各组分于水中进行加热溶解。注意水温不要过高,防止组分结块沉淀,并要不断搅拌。
1.2用滴管逐滴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或盐酸溶液,边加边搅拌。用精密PH试纸测定其pH知道符合要求pH7.2-7.4
1.3按要求倒入三角瓶中。塞紧棉塞。用报纸包好。然后将培养基于高温高压灭菌锅中灭菌。调节温度121,时间20min。
1.4将灭菌后的培养基保温培养2-3天,检查灭菌效果,无菌生长方可使用。
1.5将灭菌并未被污染的培养基接种提前准备好的枯草杆菌菌种,置于37摇床振荡培养。2-3天后可观察到细菌生长。
2.底物制备与酶活力的测定
2.1底物的制备
2.1.1.将菌液4000r/min离心20min,收集菌体沉淀5mg。
2.1.2.用少量磷酸缓冲液溶解,于匀浆器中研磨数分钟。收集匀浆液稀释到20-25ml。此为底物溶液。比色测定A450应在0.5-0.7范围内。
2.2.酶活力测定
2.2.1酶液的制备:准确称量溶菌酶结晶5mg,用0.1mol/L磷酸缓冲液5ml溶解成1mg/ml的酶液。临用时,用0.1mol/L磷酸缓冲液稀释4倍,即为酶应用液。
2.2.2.将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置于25水浴中保温10~15min。然后加入3.0ml底物溶液到比色皿中,测定底物溶液的吸光度为。然后加入酶应用液0.2ml。迅速摇匀,同时开始计时,每隔30秒测定一次,共测三次(90秒)。
结果与讨论
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A450下降0.001所需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25`C,PH6.2)
-
)×5×稀释倍数/0.2×m
式中,L为每毫克酶的活力单位;为零时450nm处的吸光度;
为1min时450nm处的吸光度;m为称取的溶菌酶结晶的质量(mg);1000为0.001的倒数;5为酶液体积(mL);0.2为测定时所取的酶液的体积(mL)。
|
|
30s |
60s |
90s |
|
底物菌液 |
0.572 |
||
|
加入酶后的菌液 |
0.547 |
0.544 |
0.541 |
测得底物溶液吸光度为=0.572;30秒时吸光度为0.547;60秒时吸光度为0.544;90秒时0.541;
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计算结果:
标准酶的活力单位为70000u/mg,本实验所得结果为14000u/mg。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2.
注意事项
1.
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