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价值观拍卖课的启示

(2010-12-30 17:38:01)
标签:

心理学

山西大学

教科院

分析

荣格

宋体

心胸宽广

表达

爱情树

改造

教育

分类: 精品博文

   

在一堂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上,经老师的指导,学生们做了一个爱情拍卖的心理游戏。

游戏规则

    ——“请写出你认为在谈恋爱或找对象时最重要的东西”

    ——大家写出各自认为是最重要的内容,并经过讨论,进行内容整合,以下十四个词是我们认为谈恋爱或找对象时最重要的:(1)有责任感、(2)能力较强、(3)共同语言、(4)成熟稳重、(5)正直善良、(6)心胸宽阔、(7)事业心强、(8)风趣幽默、(9)温柔体贴、(10)彼此独立、(11)相互理解、(12)博学多闻、(13)相貌端庄、(14)具备孝心

    ——“每个人有100万,现在进行拍卖,买你认为是最重要的”

    ——拍卖结束,进行辩论,对大家买到的东西进行一个排序: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

    ——最后排序结果(名次+钱数):(1)正直善良(25万)、(2)有责任感(100万)、(3)心胸宽阔(20万)、(4)具备孝心(70万)、(5)能力较强(100万)、(6)成熟稳重(35万)、(7)相互理解(30万)、(8)共同语言(35万)、(9)事业心强(25万)、(10)彼此独立(45万)、(11)风趣幽默(30万)、(12)温柔体贴(5万)、(13)相貌端庄(35万)、(14)博学多闻(25万)

                                                              

在这堂课上我们每个人都受益良多。在拍卖过程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一面,也正是每个人的这种与众不同,这节课在心灵上给每个人以不同的冲击。“爱”、“爱情”、“爱人”、“自我”:这四个词象四个重磅炸弹一样,在我们心灵的幽暗之处炸出了耀眼的光,让我们能在那种强大的冲击力下去探视我们的内心。

 

爱是人类亘古流传的话题,传说中的那些动人的爱情故事总是让我们每个人心生憧憬,羡慕古人坚贞不渝的爱情,期待自己也能经历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如果我们寻找恋人的过程中,没有了爱,那又会如何呢?

——爱去哪里了 

爱情拍卖会在热烈的进行中,但依然没有人发现,这场拍卖会中少了一个主角,那就是爱情。爱,去哪里了?从最开始到最后,都没有一个人提及爱情,直到老师很诧异的问我们,为什么没有爱,两个人在一起的第一个条件不是彼此相爱么?

我们解释,在拍卖之前,我们认为都已经存在爱情了,所以就忽视了彼此相爱这个条件。可解释是无力的,相同的拍卖在中学、大学以及结婚的群体中,彼此相爱都是恋爱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我们几个研究生中,大家在说到恋爱中最要的因素时,有正直善良、相貌端庄、成熟稳重等等,但没有彼此相爱这个因素。

也许,在研究生这个群体的恋爱中,大家都忽视了彼此相爱。如果回到5年前问我,我会毫不犹豫的说相互喜欢。可到了现在,我们准备恋爱的时候,看的是对方的家庭背景、对方拥有的社会地位、财富、对方的发展前途、甚至于有时候很简单是否有房有车,仅此而已,而不会去考虑两个人之间是否有感情。作为恋爱的最基本条件,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在这个年龄阶段,却被忽略了。

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征婚广告,对男性的简介是工作单位、有房有车、月薪多少,女性则是身高年龄、相貌端庄等。而与此相比,国外的征婚广告则多是介绍两个人的兴趣爱好,理想等。虽然说生活中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生活中不仅仅需要有物质,更多的是需要爱情这个纽带,是爱情让两个人联系在一起,让两个陌生人相识、相知、相爱。爱情的力量,可以让两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很多艰难困苦,让人学会包容,让我们一起成长。

爱情拍卖会让我明白,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用心体会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去真诚的面对这份爱情,共同呵护,别再让爱情丢失。

 

两个人从素不相识到相互了解,再到彼此相爱,经历了一个从友情到爱情的飞跃。我们在相爱伊始,总是期望我们的爱情也如传说一样流传,但是,如果我们只守着热恋时的那份激情,而不是继续经营,那我们的爱情会怎么样呢?

——爱情,无法一劳永逸

在“爱情拍卖”中我们用或多或少的钱拍下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责任心强,有能力,有孝心,温柔体贴,相貌端庄,博学多闻等等,我们正在为自己拍到的东西辩驳,炫耀,沾沾自喜时,老师的一句话——“为什么你们没有提到彼此相爱呢?”——全场安静了下来

当时我理直气壮的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当然是彼此相爱的,为什么还要选择?

回去后再去回想其实自己虽然一直认为彼此相爱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在潜意识当中早已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拥有了爱情,就会一直拥有,而忘记了能量也是遵循守恒定律的,何况爱情。

有人将爱情比作一个盒子,盒子原本是空的,你想从里面取出什么或取多少,全看你曾经在里面存了什么,存了多少。我们在取出的同时也应该存放更多的东西,这样爱情才不会枯竭。也有人将爱情比作一棵树,这棵树应该由相爱的两个人共同浇灌,它才会开花,才会结果。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却有那么多的树,从不开花。

在现实中,我们的爱情也正如一个盒子——五年前,我们将爱情这个空盒子装的满满的。而五年来,我们在不断地挥霍着我们已有的爱情,却没有再存入新的爱情。而在我们的爱情就要透支的时候,我们依然在挥霍。在爱情的盒子里透支了你从未存下的幸福,结果会导致更大的不幸和更多的煎熬。幸运的,这堂课让我认识到这潜藏已久的危机,重新填充我们爱情的盒子。

我们的爱情也象一棵树——在网络里,我们拥有一棵自己的爱情树,它早已长大开花结果,两个人每天都会去浇灌,或许已经成为习惯,但依然看着一季一季的果实收获,甚至有时会为谁去摘取而争来争去。在现实中,我们却遗忘了我们真正的那棵爱情树,已经许久没有浇灌。那棵在我们爱情之初种的树,没人理睬,没人呵护,在时间的磨砺下早已斑斑驳驳。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再在网络上争着去采摘果实,我们需要的是在现实中共同灌溉我们的爱情树,一起看着我们的爱情树成长。

爱情是细水常流的,爱情是需要经营的,不要因为拥有而再失去,我们无法在爱情里一劳永逸。

 

从相知到相爱,我们是爱人,但也似朋友。相知之初,我们看到的是爱人的优点,缺点也很可爱;相爱之后,我们关注的是爱人的缺点,优点也不完美。于是我们由体谅理解到斤斤计较,我们要改变爱人,让他变得完美。但是,如果,我们的爱人真如你所愿,适应你的改造,那么他还是他吗?

                                  ——爱人不是拿来“改造”的

    在课上,我写下了自己认为我的恋人应该具有的品质——“有责任感”、“有能力的”、“孝顺的”等等,听到其他同学写下的词,也会毫不犹豫的加以认同,并幻想将其全部附加在恋人身上。

拍卖结束后,老师的话却如警钟一般,将我从幻想中拉回现实:“在两个人相处的时候,我们总会陷入这样的模式——我们总是以自己认为是对的方式改造我们的爱人,让他(她)成为我们想让他(她)成为的样子,不管他(她)愿意不愿意。那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改造后的那个人,还是他(她)吗?”

在学习荣格理论的时候,老师曾给我们做过一个小游戏:写出你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或一个人,用尽可能多的形容词(非物理性质的)描述他;然后静下心来去体会,你所用的这些描述人或事物的形容词跟你有什么关系。当我们真的能静心深入体会时,就会发现,我们所喜欢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那么在选择爱人时呢?我们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并总是试着去改变他,认为这是为他好,但是你努力改造过后的人是你爱的那个人,还是你自己呢?

    这些也让我不禁想到自己,在与恋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他做这做那,看不惯他的缺点,想让他改掉他的“缺点”。而当他要反抗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行为戴上“这是为你好的”高帽子,并会为他的“不领情”大为伤心。而现在想想自己的这些行为确实对他很不公平,当他在被“改造”的过程中反抗时,那意味着这些“改造”对他来说已经很不舒服了,那么这样的“改造”就不是真正的为他好,而只是为了自己的心理满足。

爱人不应该是拿来“改造”的。两个人在一起相处应该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彼此适应对方,在适应的过程中,两个人共同成长;当你试图改变另一个人的时候,这种平衡很可能随之打破,那两个人都可能停滞不前。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的人不能让你成长,那么请离开他!”爱应该是人成长的动力,彼此适应是动力源泉;而改造却常常戴着面具出现,让我们认为它就是适应,把改造爱人当做是彼此适应。

现实中,自己在与恋人相处时,已经把“改造”误认为是“适应”了,当我们真正的认清“改造”所的面具,了解什么才是“适应”时,我们的爱情才会在一个正确模式下经营,我们的爱情才可能走的更长久。

 

爱情,总是那么人神往。我们想要得到一份真挚的爱情,于是我们在芸芸众生中去寻找我们认为是对的人。但是,什么是是对的呢?如果我们用自己认为是坚定而正确的标准,评判我们所遇到的人并进行取舍,那得到或失去的那个人,是幸运还是不幸?

                                    ——我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正直善良”是我拍到的,我很幸运,只花了25万就到手了。并且在拍卖完之后,同学们认为“正直善良”放在了找对象最重要的因素之首,我用最低的价钱买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我很庆幸这样一个明智的选择,也很困惑为什么其他人没有这样的选择?

老师告诉我,当我用25万这样低廉的价钱买到了这样的大家认为值一百万的东西,看起来是在游戏中很幸运,实质上在生活中也许同样幸运。我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确如游戏中一样。

我是幸运的,但为什么说我是不幸的呢?

在拍卖结束后,老师问我:“找对象心胸宽广更重要还是相貌端庄更重要?”我说是心胸宽广。老师接着问我:“那么你为什么花了35万去买了相貌端庄而在拍卖时没有花20万买心胸宽广。”我说:“因为心胸宽广是较早拍卖的,而后面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没有拍卖,所以我留着钱去买后面的东西了。”老师说:“那就是说你总想着后面还有很好的东西而错过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在生活中这将意味着我们也有可能会错过了有价值的东西,最后得到的可能是没有价值或价值较小的东西。”

细细体会,自己也正如老师所说的那样。这也让我想到了两年前谈过的一段恋爱。女孩是我支教的时候同事介绍的,那时关系发展的非常迅速,没谈几天她就成了我的女朋友。我有时候看着她都在问自己,这样漂亮的女孩为什么就这么快选择了我?关系的快速发展让我没有好好的珍惜,甚至在她的面前我偶尔接到别的女生打来的电话时也没有很回避,再加上我的工作不稳定,很有可能不能和她在一起。就这样,我们纠缠了一段时间,女友终于提出了分手,而我竟然很轻松的就同意了。过了几个月,想起夜下她给我手上系五色绳祈求我平安的景象,想起在公园里她拿出准备好的报纸平铺在石凳上的样子,想起在我面前她那张洁白的脸上所流露过的迷人的微笑,我又开始想重拾那段恋情,而她却告诉我她已经有了新的男友。我仍然不甘心,此后不停的给她打电话。听说她要订婚的时候,我又拨通了她的手机。我告诉她我们结婚吧,我不想她嫁给那个男人。她说一切都晚了,她质问我俩人当初甜蜜地相处在一起的时候为什么不说呢?为什么要等到双方父母都见了面,一切都安排妥当的时候才说呢?

一个小小的游戏让我想到了自己生活中与之对应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条条走过的道路。是的,我很幸运,但不幸的是我总是不把那些幸运当回事,总以为之后还会有更好的。就这样,错过了一个个的好机会,最终留下的就只有一次次的遗憾。

 

在爱情这条路上,有人走的很顺,有人走的很坎坷;有人很甜,有人很苦;有人得到很多,有人却得之甚少。但是,我们坎坷的,苦的,得之甚少的,真的是我们命该如此,还是我们对已有的根本就不加珍惜所致?

——珍惜已有

    人这一生中,或许总是孜孜不倦的追求着没得到的东西——没有赚到的钱,没有晋升的地位,没有体验过的奢华,没有品尝过的美味……而不曾珍惜身边已有的,也许那些才是最最珍贵的。

那堂拍卖会上,我不惜重金拍下了“能力”。在我看来,男人是否有能力,或者说是否有本事、有出息,是我最重视的。和第一个男友分手,就是因为我从他身上看不到我想要的那种男人应该有的东西。他就是那么一个老好人,他的善良和宽容曾被我看作是种懦弱。于是,在此后与身边男性的交往中,我开始“重金”寻找我所想要的东西。然而,一直到今天,那些在我生命中或长或短停留的男性,都始终没有像第一个他那样真正打动过我。直到那堂心理教育课后,我才慢慢发现,能够走入我心里的,是一个男人内心的品质——心胸开阔,正直善良,而并非我所追求的诸如能力,才干,潜力等等。试想,如果一个男人连最基本的打动人的品质都没有的话,我又怎么会发现他是不是有能力,会不会有潜力呢?

那些我曾经拥有的,原来就是最珍贵的东西。一直以来,我被他的宽广的心胸包容着,宠爱着,实不知,那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给予我的。任性时的小脾气,有能力的人或许不知道怎么去包容,可宽容的人知道;平日里的小争吵,有才干的人或许不知道怎么去退让,可宽容的人知道;生活中的小错误,有本事的人或许不知道怎么去原谅,可宽容的人知道……一个在日常琐碎中不能给予我宠爱和包容的人,又怎么会让我跟随他一生,去见证他的才华与能力。生活,不是站在窗里看窗外天高任鸟飞!

失去了一次爱情,我们可以再来一次;失去了一次机会,我们可以等下一个。但是如果失去了生命,我们就只能等着下个轮回。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亲人,朋友,感情,事业,健康,幸福……看看现在手里握着的,不要怀疑,那就是最珍贵的!

记住这样一句话:Think more about what you have than what you want.

 

敢爱敢恨是一种魄力,是一种豪迈的气质。而敢爱敢恨的前提却是表达。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只有表达才有可能得到;当我们恨一个人的时候,也只有表达才能宣泄。但是,如果我们在恨的时候不屑于说,在爱的时候不敢说,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学会表达

爱需要表达。爱情拍卖课上大家非常认真的想出了很多爱人身上必须具备的品质,善良正直,宽容大度等等,这些的确很重要,但我想一个人即使具备了这些优秀品质,如果太不善于表达也会黯然失色很多,甚至会为此错失自己所爱的人。身边有很多还没有真正经历爱情的人,并不是他们不够优秀,一些人的确是羞于表达,或者不会表达。还有些朋友常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嘴太笨,明明心里有嘴上就是说不出来,要想从对方那听到一句贴心的话比登天还难。在爱情里,艺术的表达有时会让三分的付出得到三十分的回报。在爱情里如此,和朋友相处也是一样的。

沉默未必是金。常听人讲:“我懒的辩解,由他们说去,他们认为我孤僻也好,难相处也罢,我都不会解释一个字,沉默是最好的反抗,是最无言的蔑视。”一味的沉默其实是一种逃避,是用压抑自己内心的翻江倒海来换取避免和他人发生正面冲突的结局,但真的可以无冲突么?要知道一个人总是默不作声的和你拗着来结果更另人生气,所以沉默的结局就是矛盾双方把原本只有三分的怨气硬生生的给压成了十分,并且一触即发。可是反过来想想如果直截了当的表达内心的想法最坏结果也就是不欢而散吧,甚至连吵架都吵不起来。

拒绝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曾经的我不会拒绝,不懂得说不,结果常常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外表看上去很快乐,心里其实有太多的抱怨……面对不合心意的想法和提议时只是一味的迎合顺从他人的建议,从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总是怕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认为只要顺从众人的想法就不会被孤立,结果常常是自己辜负了自己的心……为了让自己活的更轻松自然一些,我也想过打破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枷锁,并做了尝试,结果却是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我太顺从自己的心性而忽略了整个群体想要营造的气氛,结果还是被孤立了。

表达需要技巧。大一时一直陷在被孤立的苦闷中,一个人安静的时间久了,就会变的更加不愿被打扰,越来越离群索居。以前如果好几个朋友提议说大家去看科幻电影吧,听到这样的提议,我肯定会一脸郁闷或者面无表情的来一句“我不想去!”一句冷冰冰而又毫无解释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话会让大家从心理上立即和我隔的很远。这时候善良一些的朋友也许还会再度发出邀请,刻薄一些的心里会想:“这人,理她呢,爱去不去,一副不合群的样子,看着就郁闷,不去正好。”可我的拗劲一上来偏偏不吃这一套,还是不解释,“我真不想去!”这样一来虽然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态度也没有委屈自己的心意,但我想最终自己也不会多快乐。这就是表达缺乏技巧的原因。其实遇上这样的问题,我大可坦白的告诉大家,科幻片自己也觉得不错,可是和别人约好了要处理别的事情只能先行一步了。一个小小的善意的谎言既不会扫大家的兴,又全了自己的心,不损人又利己何乐而不为呢?这仅仅是技巧,无关乎人品,更谈不上虚伪。

生活中的我吃了很多不会表达的苦,也算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有长者善意的提出不为自己争夺话语权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没有人照顾你给你讲话的机会。道理真的很实在。适时而又恰当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许会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勇敢而又真诚的对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心思也许会有一份意外的惊喜,至少也让自己没有遗憾;和朋友相处如果只是对方一味的倾诉,而你从不或者很少袒露自己的心扉,时间久了对方会觉得你离他很远,很难走近你,结果可想而知了。

多一些勇气,再多一些小技巧的点缀,人会变的越来越快乐而又不乏真实!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流传,是因为他们面对传统的枷锁,勇于追求自己的爱,对彼此不离不弃。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总要经历各种压力和阻碍,爱情也一样。但是,如果我们屈服于压力和阻碍,轻易放弃我们的所爱所想,那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光景呢?

——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内心追求

在上这节“爱情拍卖课”之前,我认为自己是一种敢于追求内心梦想的女孩。但是,在拍卖完之后,老师指出了我在游戏中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我一旦发现有人和我一起在竞争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便很容易主动放弃,从来不去努力和别人竞争。天哪!这简直就是我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何曾不是如此?犹如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了别人用更高的钱来购买“正直善良”时,我便放弃了自己认为是最重要的“正直善良”!

老师还指出:“如果我能够意识到这个行为模式及其所带来的后果,也许会更有利于自我心理的发展”。确实如此,它目前已经成为我发展道路上的一块致命的绊脚石,处理的好坏与否,我会成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我。相应的,影响力也会完全相反,会影响到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好多人。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我自己,真心地谢谢范老师。

当老师点出来我没有勇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或东西的时候,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人是我在本科时喜欢过的一个学长。他非常有涵养,人长的也是高大威武,给人一种安全感。我与他接触得并不是很多,但能感觉得到还是互有好感的。但当时我却没有开口向他表达这份好感。如果当时我要是有勇气直接表达出来我对他的感情,也许我们就走到了一起。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也并不是很大,因为我很好地调整好了自己与他之间的关系。只是说起来的时候,我会想到他,有些淡淡的遗憾。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会有很多很多人与我们擦肩而过,当有适合我们的人出现时,我们有时候会由于种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原因,没有把握住这个人,让他和幸福一起从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溜走。而我们却还在苦苦地傻傻地等待,我的白马王子到底在哪里?我的幸福到底在哪里?我们总会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总会有下一个条件更好的人在等待着我们。其实现在想想,这个想法真的很傻很蠢。不错,以后一定会遇到更多条件更好的人,但问题是真正适合我们的人往往也就是那么几个,错过了也就错过了,以后也许幸运的话会遇上,但概率真的很小很小,几乎为零。

还好,我是那个幸运的人,遇上了彼此倾心的人。真正的完美爱情都在小说里发生,而且往往以悲剧收尾。因此,在遇上他之前我是不太相信爱情的。现在这份感情居然发生在我身上,我内心深处真的觉得这份感情好奢侈。因此,我会好好地珍惜这份感情,好好呵护这份感情。也许我们走到一起之间会经历一些困难和磨难,但只要坚定了我们的心,勇敢的追求我们所爱的,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让自己有遗憾。

以上就是这堂“爱情拍卖课”给我内心成长带来的影响。上完这堂课后,我依然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自己内心梦想的女孩。不同的是我更加成熟了,我的梦想也更加完整了。最后,祝愿所有的朋友都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结语

                                                   

    爱与被爱,选择与被选择,每个人在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标准,以青春为筹码购买自己心仪的她(他)。幸运的幸福着,不幸的执着着,不同的过程,相似的结局。重要的是我们在内心深处又多了一次和爱情的对话。

爱情,一个古老又神秘的话题,时刻包围在我们左右。它是联系男人和女人之间一道看不见模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非物质力量。而我们每一个游离其中的男男女女在有选择的发生着碰撞。成功或是失败都只是爱情的结果,而我们更关心这个心里慢慢成熟的过程。不论是理想之爱,还是现实之爱。我们都在感悟、理解、接受并经历着,也许差异还是那么的显著。只是我们多了一些认识它的勇气、追求它的动力和从内心深处成长起来的标准与尺度。

这堂课结束了,范老师已经离去,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意犹未尽。因为我们知道,这堂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课上的震撼,还有课后我们八个学生长达两个小时的讨论与分享,更有言语争论背后荡涤心灵的反思。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实爱情就是爱情,很简单纯粹,只是我们在追寻它的过程中,在爱情身上参杂了太多我们的观念。犹如在原本无尘的明镜上洒上了尘埃。而这堂课象一把拂尘,让我们有机会去与自己的内心交流,让我们有勇气去还爱情一份纯洁,也更有勇气去让自己更加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