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标101,雨中印象

(2023-04-26 08:01:59)
标签:

杂谈

                           地标101,雨中印象
                                           地标101,雨中印象
     
     4月20日海外网报道,因雷雨天气,19日晚间,台北知名地标101大楼遭遇雷击;101大楼装配有完备的避雷设施,所以雷击对建筑的本体并无影响。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本来黑沉沉的天空,被雷击101大楼时瞬间闪耀出的一道光照得透亮,还是一道非常漂亮的紫色光。
    
      这道漂亮的紫色光陡然唤起了我对101地标的印象。在台北游览“101”的那天,也是下着瓢泼大雨,只是没有这般打雷闪电。
      台北这座古老的城市,白天没有五彩灯光的装饰是很安静的,算不上多繁华,就是最著名的“西门町广场”,也就是多了些胡里花梢的广告牌而已。街面没有人头躜踊、车水马龙; 市内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也都是普普通通的样式、普普通通的颜色,整洁朴素无华。
      我对台北街道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它的建筑虽朴素无华却扎扎实实,质量上乘; 所有的公路、街道,包括每一条里弄、小巷的路面都是清洁平整,每一块地砖、每一片瓷板都是粘贴得严实合缝,任何地方都寻找不到一块松动的地砖。所以即使雨天,你也不用担心会遇上那种踩一脚就会溅出一身水的“陷阱”。二是城市所有的人行道都比较宽敞,宽敞的人行道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露天的,一部分是骑楼回廊式的。骑楼回廊式的人行道东西南北、处处连通,通畅无阻。台湾是个高温多雨的地方,骑楼回廊式人行道的好处就是天晴下雨没伞也不必担心,骑楼回廊既能为你遮阳,亦能为你遮雨。

                           地标101,雨中印象

      位于台北信义区西村里信义路五段七号的101大楼,是台北最高的建筑,在世界著名的摩天大楼中也能排上名次。它的原称本是“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因大楼除了地下五层外,地上建筑有101层楼,而人们习惯以层高来简称它为101,2003年便正式改名为101大楼。
      
      101大楼是台湾著名的设计师李祖原先生设计的,他在郑州、沈阳、北京、上海也都有设计建筑,还设计了西安法门寺的“合十舍利塔”。据介绍李先生的设计理念是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 既有传统继承,又有自我创新。这一理念在101大楼的设计中可见一斑。
        台湾多地震、多台风,根据这种自然条件,李先生一改建筑设计史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念,贯之以中华传统文化,用“发”为谐音的“8”吉祥数字作为大楼设计单元,设计出每8层楼为一个结构单元,内斜7度的建筑面,形成层层往上递增、彼此接续、层层楼叠、构筑为整体的大楼。这种多节式的外观设计新风格,为国际摩天大楼设计上的格局开创了新河。

       除了讲究外观的美,101大楼更讲究突出内部结构。它的高科技巨型结构有确保防风防灾的显著功能,因为每8层形成了一个自主构成空间,它能自然化解高层建筑引起气流对地面造成的风场效应;又设计了绿化种植区的间隔,确保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大楼外墙是无反射光害、高度透明、节能隔热的帷幕玻璃,让人们站在大楼的最高处,抬头看天、低头看地,饱览台北全景,极大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
        从1999年开始动工,到2004年12月31日全面完工,再正式启用,101大楼历时了五年。这座台湾第一高楼竣工后开创了许多世界第一:从2004年12月31日到2010年1月4日止它是世界第一高楼,因为当时加拿大多伦多国家电视塔只是世界第一高建筑,并不是第一高楼,101大楼才是世界第一高楼;101大楼拥有世界第一大直径防震阻尼器,阻尼器直径达5 . 5米,重660吨,外形设计成一个带有装饰的大圆球;同时是世界上第一座将防震阻尼器设计在整体建筑外露的大楼;它拥有世界第一长度的电梯、是起降速度最快的电梯,从5楼到89楼只需要37秒,攀升速度每分钟达1010米,相当于时速60公里;101大楼拥有世界最高楼层的“福客多便利店”,除了管理功能外,还有电信、邮政、便利店和多功能活动场地;大楼提供约40分钟的语言导览机有七种语音:汉语普通话、闽南语、粤语、英语、日语、韩语、德语;它还是全世界最高绿色建筑和环地震带最高建筑。誉为台湾地标。

     东边的信义广场,西边的富士洋行,南边的台北捷运信义线,北边的信义21号公园,都被101大楼的道道回廊连在了一起,还包括周边的多家酒店,让这一片多元素区域成为了一个整体。形成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交通中心,休闲中心的大格局。这种回廊形式与台北市内各个街道的骑楼回廊形式一致,作用也一致,体现了建筑设计时有为民生着想的立意,方便了行人和游客,也吸引了行人和客游。
        这种立意,让我们也尝试了它的好处。一阵阵大雨,我们无需停下脚步,行走在四通八达的回廊中,即使没带伞,也安然无阻的畅游着各个中心。
        
      别人拍的101大楼照片,不是阳光明媚,就是五光十色;不是火树银花,就是烟花璀灿。而我镜头下的101大楼却是照片中这样,可说云雾缭绕,可说烟雨朦胧;像烟像雾又像云,疑寺疑塔疑蓬莱。
      大雨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见识了地标101的这种模样:洗尽铅华,虽不雍容华贵,却端庄水灵。

                     地标101,雨中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哥哥的套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