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落的孩子更懂得爱

标签:
育儿 |
http://s13/mw690/63749654hd47ce1e3d0bc&690
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不会被冷落。一个孩子,父母把所有的爱聚在一个孩子身上,现在孩子懂得专爱。
有父母想再要一个孩子,长子先发制人:把现在所有的财产都归到我的名下,再要另一个孩子。
这样的言论令人惊讶的同时,也不得不深思,这是不是独生子女时代学会的特有的思维?
我们那个时代,孩子多,对于父母要不要孩子,绝对没有参与权。间隔的岁数很少,一起长大,玩耍,也不会生出这样的言论。有饭同吃,有好吃的一起玩,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共处。
孩子多,总会有被冷落的。母亲还好,个个需要喂养,需要亲近。而父亲面对一大堆孩子,会有所偏爱。最大的孩子因是第一个孩子,父亲自然欢喜的了不得,也就疼爱有加。而最小的,因不会再有更小的与其分爱,也就更加溺爱老小了。
说起被冷落的孩子,大多数是性格内向的,不善于言谈的。在众兄弟姐妹中没有抢先的能力,于是也隐藏在角落里,用心观察别人的言行。
被冷落的孩子,容易记住琐碎的小事。当众姐妹回忆一同生活的时光的时候,被冷落的过孩子便会说出一些细节,让他人惊得目瞪口呆。原来,时光留给这样孩子的是更富有的财富。
其实,被冷落的孩子更懂得爱。当父辈老去,这样的孩子便更用心照顾,因心思缜密,更懂得老人的心思,更善于发现老人的心理需求。
有时会觉得不大公平,曾仕强教授说过,父子的缘分,有的是报恩的,有的报仇的。细想也是,越是从小娇生惯养的,长大了却不知老人的辛苦;越是小时候受苦受难的孩子,长大了却越加回报养育之恩。
看来父母与子女的缘分,也是有区别的。
班里最懂事的女孩,我一直认为她在家是被宠爱的。直到今年她在日记里常常写母亲不理解她,她写出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甚至写出了母亲不想让她读书的事。我这才知道她小时候是超生的孩子,在姑姑家长大,后来回到母亲身边,却总是无法与母亲亲近。
她说,她知道寄人篱下的感觉。有时我也在想,为什么这个母亲不能接受她?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母亲不识字,更多的是因为这个孩子不是完美的缘故吧?爱面子的母亲总觉得自己的女儿给自己带来的不是荣耀。甚至这个孩子获得奖金或者荣誉,拿回家给母亲看,都换不回母亲的笑容。
这个女孩子很难过,常在日记里诉说,我只能告诉她:理解你母亲吧,她不识字,没有文化,说话做事可能有欠缺。
这个孩子真的是很懂得感恩,很懂得关爱别人,心很软,很善良。一句话都会让她动容。
因心里太想得到母爱,那颗年少的心里装满了满满的泪水,却用故作坚强的外壳包裹着,一不小心的碰触,就会让她的心水一下子肆意横流。
眼看着这些不完美的孩子,他们家里都有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因自身的不完美,便变得敏感脆弱。有的写的造句是“妈妈偏心于弟弟。”他们在日记倾诉的,我能理解。有时甚至写上“老师喜欢你,爱你。”让年少敏感的心得到一丝的安慰。
被冷落的孩子更懂得爱,也更需要爱。他们想用更好的表现,更多的爱的回报,换来亲人的爱,换来内心的渴求的爱。
201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