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手记(一)

(2012-10-03 19:50:43)
标签:

教育

分类: 班主任随笔

班主任手记(一)

/兰心儿

 

一直以来,我喜欢把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在笔记本上。有时是学生们之间发生的不愉快,有时是学生们写了一句不通顺的句子而让我忍俊不禁;有时是学生微博中表达的小情绪……点点滴滴的记录,给了我许多快乐,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和反思。让我慢慢懂得,陪伴他们成长,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作为班主任,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们走出闭塞的世界,走进社会,与常人融洽相处,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比课本知识更重要。

我深知,作为他们人生的引路人,需要更多的更宽泛的文化熏陶,才能让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走的顺畅一些。

 

1、培养自信心

期末考试前,我明显感觉到翟晓倩的不自信和焦虑感。她不停地在微博里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又自己劝慰着自己。

有些孩子,就是如此焦虑,一般是为了名次。我为了促进学生们的进步,也是给更多的孩子机会,我采用了“轮流制”奖学金。上学期得过奖学金的同学,本学期总分不能超过五分以上,就属于三四名的。这样的改变,学生们都很有信心,每学期两个奖学金的名额,不再是那固定的两个人了。

结果很让我惊讶,娜这个女孩子考到第二名,曾经不自信的她,各科成绩都突飞猛进。

感悟:培养孩子的自信,班级奖励制度至关重要。学生的能力确实有差异,但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2、只要相信

看了王小妮的《把孩子交出去》颇有感触。我是老师,家长们把孩子交给我,我又是如何教他们的呢?我怎样才能教好?

聋人,不是永远的聋人。他们只要掌握了语言文字这个工具,那么就为她们打开了通往社会,通往正常人生活的通道。而不是仅仅靠简单的手语,来认识这个世界。手语,只是他们聋人内部的语言而已。

社会能普及手语吗?不能。那么,我们只能让他们掌握语文这个工具,通过文字去了解这个世界。文字才是无界限的。

我一直相信:他们能行。事实也证明,两年的学前语训,六年坚持口语与书面语的共同发展,他们掌握了语文这个工具,他们通过文字,看懂了电视剧;读懂了小说;了解了新闻……

我依然相信,只要坚持走下去,他们会在文学的世界里获得快乐和幸福。

感悟:只要确定目标,坚持走下去,结果是令人惊喜的。

 

3、管不了

每次放假,有的家长就会说:“管不了了。”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我能理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的确是难以管理。

“为什么你儿子上网,你没有任何条件?其实你的孩子是很遵守约定的人。他要上网,你是不是有个条件,先把作业写完,或者先去把地里的活干完?”我知道,我不仅仅要教育学生,还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方法。

“管不了呀,不听。”家长是不想管,还是不愿意去费心?孩子的失聪,有的是因家长的疏忽,于是造成了愧疚心理,对孩子便百般溺爱,好像只有溺爱才能弥补自己的愧疚之心似的。

“你们的溺爱恰恰是害了他。只有把孩子教育的懂得道理,有更高的素养,将来才能融入社会,否则,一身的坏习惯,谁能容忍?社会能接纳他吗?他们更应该有高素质,高文化,才能被社会接纳,才能自食其力。”家长认可我的看法,但就是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只能听之任之,不知道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

感悟:在家庭教育不能配合的情况下,老师必须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甚至要辅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达到家校合一的教育。

 

4、救人

我不能告诉学生,这个世界只是美好。我必须实事求是,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不是好与坏这么简单的划分。

我常举出一些新闻实例,让年少的他们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某某救人,担心落水者狠抓着自己不放而耽误救助,便一拳打晕了落水者,结果落水者成了植物人。落水者家人便状告见义勇为者。”

学生们吃惊地看着我,有的说,不救了。有的觉得不救,心理过不去。他们陷入了道德两难的问题中。

学生们知道助人为乐是高尚的行为,但也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不要“舍己”救人。救人要讲究策略,自己不会游泳,就不要贸然行动。救人,要有能力。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能力,帮助别人求救,也是一种救人的方式。

教育学生不做冷漠者,那么就做一个像司马光一样的智慧救人者。

又举一例:一个少年,看到三人落水,他用长长的木棍把他们从水里拉上来,这样的救人方式值得学习。

感悟:社会的黑暗面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活在人为的真空中。让学生既看到美好,又看到阴暗,这样学生们才有识辨能力。

 

5、惩罚

暑假布置了一些作业,完不成,五倍惩罚。完成的出色的,有奖励。奖惩并存,这样才公平。

暑假结束,还真有不怕惩罚的。武的家长打电话,说没完成作业,不敢来了。

“那就在家里完成再来。”我毫不留情面。

“让他去,你惩罚他。”家长会顺水推舟,看来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家里也纠结够了。

我答应让他先来学校。我放下电话就想,该怎样惩罚这个贪恋网络而不写作业的大男孩?

他很懒散,在家从不帮父母干农活。我突然想到,花园里一个假期长满了草,既然你不完成作业,不想脑力劳动,那就去体力劳动好了。

他的作业完成了一半多点。我写出了三种选择,让他选。一是五倍惩罚,这是预先说好的,我给计算出他要完成的数量。二是独自把花园的草拔完。三是回家休学反思一个月,把作业写完。

他立刻说选择第二种,这正中我意。

我说:“这是你自己选择的,那么就要按要求完成,不可抵赖。”他满口答应。

利用三天的课余时间,他真的把草拔光了,手上和胳膊上,有草划过的痕迹。问他:拔草这个活怎样?他摇头又说:还可以。我又说:以后继续不写作业,花园的草,甚至全校园的草,你都承包了。他摇头:以后写作业。

我告诉同学们,以后立一个新的班规:一次不写作业的,就自己打扫卫生区一周,腾出时间,让同学们晨读,学习。既然不喜欢脑力劳动,那就体力劳动。大家赞同这个班规。

感悟:不对比,孩子们永远不知道体力劳动的累。亲身体验一下,才会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其实是很幸福的事。

 

2012-10-3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