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土粪

(2023-05-28 19:58:35)
 乡村土粪
                         余显斌

1

种地,就得养地。地还要养啊?瞧你说的,人要养着,地也要养着,不然,地里能长庄稼?能长草木?不能长庄稼草木,咋的养人?

老家人特别会养地,将地如儿子一样照看着,细心,周到,无微不至。

会养地的人,地肥,庄稼长得绿油油的:麦子一趟儿绿色,如毯子一样,一直铺展向远方;秧苗黑乎乎的,呼呼地向上冒着。至于玉米苗,下过雷雨的晚上,云破天晴,月亮升起,满村都是一片白色,伴着树影,就如宣纸上的大写意。这时,你悄悄站在地畔听,咔咔地响,是玉米扎根生长的声音,伴着虫鸣,很是清晰,很是悦耳。第二天,到地里去一看,昨天和你差不多高的玉米,又长高了几寸,修长的叶子随风摇曳着,上面带着亮晶晶的水珠。

这些,都是将地养好了的原因。

养地,得用肥料,其中农家肥最好。可是,就如中医开药方一样,也得啥人开啥方子。同样的道理,啥庄稼用啥农家肥,也是有规定的,是不能乱来的。如果种土豆用鸡粪就不行,长土蚕,一种白白胖胖的虫子,将土豆苗挨着土门咬断,土豆就死了。有的更狡猾虫子,躲在土下,将土豆咬一个大黑洞,让人见了心里就不舒服,到了市场,这样的土豆也卖不起价,品相不好嘛。那么,鸡粪应该用在哪里呢?用在秧田里,如果有土蚕,还不咕嘟咕嘟地喝着水,几口就呛死了。呛死活该,谁让它爱糟害吃庄稼,爱不劳而获?

土豆地用什么肥料?火粪,有人也称之土粪。

火粪上地,能够泡地,能够肥地,还不长土蚕。

一般种土豆,村人都不舍得用好地,那种黑油油的,一把抓起能冒油的土,种土豆糟蹋了,得种麦子,种豆子,或者别的庄稼。土豆,就种在瘦地里,也就是瘠薄的地里。

瘠薄的地更得养,就得用火粪细细地养着,认真地养着。

2

火粪不是猪粪,也不是牛粪,总之,不是动物粪便,是烧成的。到了农闲时候,村人早晨早早地起来,炊烟升起,一碗糊汤,或者一碗面条,蹲在朝阳的地方,呼呼啦啦地吃完,一脑门儿的汗,浑身舒畅。然后在院子一角磨快柴刀,拿在手里,唱着歌儿,走向阳光荡漾的山里。

山里,薄雾淡淡地笼罩着,有鸟儿在叫着,唧哩唧哩唧哩,滚珠一样,四处抛洒着。虽然已经到了冬天,乡下鸟儿不少,都是留守的鸟儿,都很亲近这方土地。它们不像燕子,四处流浪着,追赶着温暖和舒适,有点趋炎附势。

风吹着,天空晴蓝一片,是一种瓷蓝色,有几片云轻悠悠地飘着,一直飘到朱家包的那边,最终消失不见了。

割火粪柴,是不需要选择的,什么葛藤、枯草,还有艾蒿,甚至槐树枝,都可以割下,然后用一根葛藤一捆,用背篓背着,一路晃悠着,到了种土豆的那块瘠薄的地里,将柴草放下。此时,阳光已经过河,村子炊烟一缕缕升起来,照着阳光,就如谁用碳素笔画在空中的一般。村里鸡叫了,狗也跟着叫起来。喊吃饭的声音,远远近近传来,摇摇曳曳的,扩展到远方。砍柴人背着背篓,沿着山路走着,一直走向小村,走向自己隐藏在松树柏树中的房子。吃罢饭,下午如果还想去割火粪柴,继续。如果不想,坐在沙发上,泡一杯茶看电视。现在农村日子富了,干嘛那样忙忙碌碌的?

等到火粪柴割得差不多了,放在地里晒着。

时间,慢慢地向前溜着。村人说,时间没脚,悄悄地跑。

腊月也就来了,一家家开始办着年货,忙着炸玉米花,炒黄豆,杀年猪,吊酒……满村子都是孩子们的叫声,还有一会儿成群结队跑上跑下的笑声。年,也慢慢地靠近了。

年前,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烧火粪。

烧火粪的时候,得在地上用锄头掏几条浅浅的土沟,是通火的烟囱。然后,将晒干的柴草在土沟上面铺一层,平得如席子一样,随之在上面铺上一层土。接着,在土上又铺一层柴草,再铺一层土。如此反复,等到柴草铺完,面前就如一座小山。最上面当然是土,很厚的土。

一切完成,开始点火,就在土沟中点。

火焰燃起,顺着土沟乱蹿,如果没有这土沟,火如何点燃?如何起势?如何能烧着柴草?柴草很干,火很大,呼呼的,烤得我们这些赶热闹的孩子脸都红扑扑的,一摸,还烫手,脑门儿还有汗珠。由于柴草上有土压着,火烧得不充分,一股蓝色的浓烟顺着土堆冒出来,冲上了蓝天。阳光照在浓烟,在远处的山上,甚至能映出一道黑黑的影子,将对面山上放牛的人都遮着了。

有时,站在我家门上,看到远处的山边,有一股浓烟冒出来,在阳光下直直地升上天空,然后伴着白云消失不见了。我就知道,这是哪家在烧火粪。

烧火粪,是童年一道最美的乡村景色,也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因为,火粪烧结束,年也就到了,大红灯笼也就挂起来了,鞭炮也随之响起来。

岁月静好,时光祥和,童年岁月总是无忧无虑的。

3

烧火粪,不能点燃火后拍拍手转身就走,那样引起火灾咋办?烧火粪的人得背着手站在那儿守着,一直等着,等到火烧透,灭掉;等到土堆再也没有烟冒起了,土堆变小了,这才放心,扛着锄头,还有铁锨,朝着村子走去,一边走一边唱歌:“人在世间要学好,莫学南山一丛草,风一吹儿来二面倒——”尾音拉得长长的,摇曳着,在阳光下传向远处。远处,也有人应和着,唱着山歌,声音在阳光下格外响亮,格外清晰。

烧过的土,还不能叫火粪,叫熟土,就如饭做熟了一样。

没烧的土,当然叫生土。

年过了,大门上的对联仍红红的,“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的字仍黑黑的,春风已经等不及了,悄悄吹来,吹得地酥软了,吹醒了虫子,一声声叫着;吹得水边的柳枝也柔软了,一飘一飘的,冒出嫩嫩的柳眼。地里的土解冻了,开始筛土。拿着一个火粪筛子,方形的,筛眼有酒杯大,到了地里,将烧过的土筛一遍,将里面大的石头筛掉,将没有烧过的柴草树枝筛掉。筛过的土虽不敢说很细,可也差不多了。

这样的土,仍不是火粪,还得泼上大粪。泼大粪的时候,也是浇一层土,泼上一层大粪,然后继续如此。等到大粪泼完,土也铲完了,放在那儿润泽着,充分润泽。过了几天,估计大粪和土已经掺杂好了,就带着土豆种子,还有板锄铁锨去了地里,将土粪搅拌均匀,成了真正的火粪,就可以用了。

种土豆的时候,用板锄挖一个坑,扔一个土豆,再扔一把火粪盖着,上面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此时,天气还没有充分暖和起来,对面山沟里,有的地方还结着冰呢,对面柳树沟垴还有去年的雪没有化。土豆躲在火粪中,就如一个娃娃躲在棉被中一般,呼呼地睡觉,估计还在做着梦,做着绿色的梦。

这块地算种好了,等着时间地催促一切。

村人呢,又去麦地薅草去了,一个个如逗点一样点缀在绿色的田野里,慢慢移动着。

4

火粪既然能泡地,一般容易板结的地,或者沙地,就常用火粪。几次之后,这地就变得泡乎乎的,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脚印。

到了春雨下过几场后,就有绿色冒出来,如鸡雏破壳前,用黄嫩的小嘴啄破蛋壳一般,一地的绿色,星星点点的,都仿佛能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

土豆发芽了,嫩嫩的芽。

土豆发芽时,村子的桃花已开了,一片朝霞的颜色;梨花开了,一片白色,如雪一般;杏花也开了,娇娇怯怯的,很嗲很嗲,没有桃花那么健康,那么活泼,那么大方。

最活泼的还是土豆,黑乎乎的芽儿,一天一个样,再一天又一个样,呼呼地长着。然后,就起杆,就开花,一朵朵紫玉一样,里面是黄色花蕊,珠光宝气的,点缀着一片瘦弱的土地。等到长土豆的时候,根部就拱起一个大包,里面都是土豆。五月间,土豆成熟,提着篮子去地里,一锄头挖下去,拳头大的土豆一个个滚出来,憨头憨脑的。

这些,都是火粪养的。

过去农村人说,“没有粪肥臭,哪有五谷香”,这话想想,真的很在理的。

现在,村人很少有种地的了,更没人烧火粪了,童年那一股火堆中冒出的蓝烟很少见了,不,几乎已经消失了影子。至于一群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去烧火粪,一起叫着笑着的情景,再也没有了。这时,我在异乡才感觉到,回望乡愁,有时很简单,就是在回望一声鸡鸣,一声狗叫,一轮故乡的明月。当然,也包括远山上那一股缠绵直上的蓝烟。

 

(余显斌,男,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山阳中学31号;邮编:726400;电话:13689143798

余显斌,《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九本,写作至今,在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千余篇文章,《父亲和老黄》等六百余篇文章在各级征文中获奖,《知音》等一百篇文章被各种高考、会考、中考以及其他考试选做考题。
            本文发表于2023年1期《七渔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