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余显斌
余显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3,549
  • 关注人气:1,2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检测试卷所用本人文章

(2022-11-13 16:40:34)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检测试卷所用本人文章

复仇者的枪声

  余显斌

 

他是一个兵,同时是个复仇者。他拿着一支枪,冲上了山,跟着一个身影,一直进入这片林子中,已经三天三夜了。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对方,“啪”地一枪,让那人一头栽倒地下。

一直,他都是这样,从他的村子在一把大火中消失后,一直如此。

那时,他不是兵,是一个农人。他亲眼看见,一群戴着钢盔的军人,举着明晃晃的刺刀,围住他们村子。然后,一阵机枪扫射。结束后,再用刺刀捅。捅完,一把大火将庄子点着。

一个村子,唯一活下来他一人。

他在山上耕地,逃得一命。

他跑回来,看见一片废墟的村子,大叫一声,一头倒在地上,两天两夜后醒来。他打听了,这是一群东洋人,人们又叫他们日本鬼子。不,他们不是鬼子,是魔鬼,比魔鬼还狠毒。

他咬着牙,发誓要报仇。

他要让他们以血还血,以命还命。

他躲在河里,躲在芦苇荡中,假装野鸭子叫,引诱这些魔鬼:他知道他们爱打野鸭子。终于,他等来两个鬼子,一边游着,一边朝芦苇丛中打枪。然后,一个一声惨叫,不见了影子,一股血漂出水面。另一个一见,吓得转身就跑,可迟了,一声惨叫,也不见了影子。

日军当然来追,可他早已跑了,游到江对面,参加了抗日队伍。

他领到一支步枪,苦练枪法。

他点着一根树棍插在地上,然后,退到几十步外瞄准,瞄得眼发蒙头发晕,“啪”的一枪,火灭了。他一笑,再点一根,再后退几步,再练。

他成了神枪手,一枪过去,就有一个日军应声倒下,从不虚发。他击毙过一个日军少将。那家伙骑在马上,举着望远镜耀武扬威地东望望西望望,然后指挥刀一抽,喊声还没出口,“啪”的一声枪响,就倒了下去。还有一次攻打日军碉堡时,战士们愣是攻不上去,他吼一声:“我来!”啪一枪,碉堡眼没了枪声。战友们一见,往上冲,机枪又响了,他“啪”一枪,机枪又哑了。碉堡攻下,他一人打死六个机枪手。

上级奖励,他摇头不要。

他说,打鬼子就是对他最大的奖励,其余的,他不稀罕。

他的枪下,从没逃出一个日军,可是,现在却逃掉一个。战场上,日军败了,几乎被歼灭,唯一逃出这一个。他不能让这家伙跑了:灭掉恶魔,是对恶魔最好的惩罚,也是对死去亲人的最好安慰。

可是,三天过去,一直不见那个人的影子。

第四天早晨,他发现一个情况:树林里,一个野薯被挖一半扔在那儿。他眼一亮,一定是那个家伙饿得受不了了。他冷冷一笑,坐在一块石头上,机警地防备着,嘴里吃着干粮。吃了一会儿,他放下干粮袋,自言自语:“太渴了,去找点水喝。”然后,转身走了。

他没走远,悄悄躲在草丛中,盯着干粮袋。

果然,一个人影悄悄钻出来,四处望望,见没人,轻轻走到石头前,一把拿起馒头,大口吃起来。那家伙突然不吃了,脑门上杵着一支枪,慢慢抬起头,看见了他仇恨的眼光。同时,他也睁大了眼,他的面前,是张十三、四岁的孩子的脸。脸上充满了惊怕、恐惧与死亡的气息。

他咬咬牙,又停了手。他看到,那双大大的眼睛里,滚出了泪珠。

他慢慢收回枪,孩子眼中的惊恐消失了。

突然,他飞速举起枪,“啪” 的一声,那孩子一声尖叫,倒在地上,鲜血溅了一脸。孩子闭着眼,愣了一会儿,慢慢睁开眼,才明白自己没死,同时发现身边有一条毒蛇,茶杯粗,蛇头已烂。

那条蛇准备偷袭这个孩子,死在他的枪下。

他也从那声惊叫中再次惊讶发现,他追踪三天的,竟然不是男孩,是一个女子。他愣了一会儿道:“你……是一个女孩?”

女孩显然听懂了,流着泪,缓缓点点头。大兵长叹一声:“简直是作孽啊。”他抬起头,想起自己死去的妹妹,眼眶涌出了眼泪,许久道:“走吧,随我下山吧!”说完,带着女孩,一步步向山下走去。

这一刻,他的心如蓝天一般晴朗。

        

13、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6分)(至少写三条)

14、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

吃了一会儿,他放下干粮袋,自言自语:“太渴了,去找点水喝。”然后,转身走了。

19、“他的枪下,从没逃出一个日军。可是,现在却逃掉一个。”两句话放在一起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20、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虽最后一段的理解。(3

21、阅读下面两则内容,说说你对“宽容”的认识。(4分)

材料一:抗日战争期间,战士们在战火中救出两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聂荣臻将军知道后,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们,决不能伤害她们。”

材料二: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猛烈。——苏霍姆林斯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