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敬业,让人生走向辉煌
(2022-11-08 19:28:54)
19
余显斌
育人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敬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并理解我们的古人是如何敬业的。
2.通过阅读文本,知道敬业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对中华文明传播的作用。
3.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我们今天的百年追梦是离不开敬业精神的,我们任何目标的实现也都是离不开敬业精神的。
我们提倡匠心,更提倡匠心精神。在遥远的古代,没有今天的现代化机械,可是,我们的古人无论是雕刻,无论是泥塑,无论是制瓷,都做得美轮美奂,都让这些东西如一件艺术品一样,而不是一件粗糙实用的东西。
他们拿着凿子仔细雕凿;他们在玉石上雕刻出精美的花纹;她们在丝绸上绣出活灵活现的蜜蜂,或者蝴蝶,还有花朵……这些都是为了表现美,为了精神的愉悦。他们在追求生活的实用外,也追求着一种诗意的美好,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一种匠心的表现,更是一种敬业的表现。
敬业是种精神
敬业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一种做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敬业的人在做事的时候绝不敷衍,绝不随意去做,而是认真的,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因此,他们做事不只是为了仓促地完成任务,而是要高质量地去完成,完美无缺地去完成。
敬业也因此成为古人做事态度的一种最高标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敬业著称的人应该是大禹。
中华民族是沿着黄河边一路走来的民族,他们繁衍在黄河边,崛起生活在黄河边,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慈祥,黄河也有脾气,一旦暴怒起来,就会洪水翻滚,四处冲荡,漂没房子,淹没人畜,冲毁土地:黄河两岸于是一片凄惨,一片悲苦。此时大禹走了出来,带着百姓开始了疏通河道的工程。当时人们手里的器具极其简陋,甚至刚刚脱离石器时代,走向青铜时代。大禹没有退缩,没有敷衍塞责,而是带着一种责任心,跋山涉水,开始了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治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疏通了九条大河,让大水归道,给百姓一片安宁,让九州得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今天,很多地方都有大禹的雕塑,戴着斗笠,穿着短衣,手里拿着耒耜。这与其说是大禹的雕塑,毋宁说是一尊具象的“敬业”宣言。
敬业也就伴随着大禹的治水精神,从此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一路承接着一路流传着。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几千年里一路走来,越走越强大,如旭日东升皓月在天,是和人们的敬业精神分不开的。前贤们一旦做起事来就投入全部的精力,务求将事情做好、做精,做得完美无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敬业,才能喜好这项任务,才能做出成绩,做出美好。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就应该学习古人的敬业精神,无论在学习上,在做事上,在生活中,都应该具有一种敬业精神。那么,将来走向社会,我们才能带着这种敬业精神将事情做好,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敬业是种美德
敬业的人都是有着社会担当的人,都是有着高度责任心的人。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总是充满欣喜,充满激情,每天都仿佛是第一天,都带着一种新鲜感,一种热爱心。这样,他们在做工作的时候也是认真的,谨慎的,细心的。
东晋时期的陶侃,即后来大诗人陶渊明的先祖,是当时的大将,每天早晨起来都忙着将砖搬出来,晚上又搬回去。人们询问原因,他说,中原还未恢复,做为将军应该锻炼身体,时时准备走向沙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他将锯末收起,等到下雨下雪时,人们办公,一路泥泞难行时,他就让人将这些锯末铺在路上方便行人。竹钉也收集起来,后来打造战船时,他将这些竹钉拿出来,都派上了用场。敬业就得如此,时时想着工作,时时记挂着工作,这样就没有干不好工作的。正是因为如此,后人评价陶侃,说他善于谋划堪比曹操,鞠躬国事犹如孔明。
心中爱着工作,做事自然会做好。有人说,干一行爱一行,说的就是敬业。
李世民贞观年间的社会,被史家称为“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亘古而来,未之有也”,太宗的政治教化很可观,自古以来都很少见。在三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样的称誉是绝无仅有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太宗时期的君臣面对自己的工作,时时都抱着“慎始善终”的态度,即无论何时,都如刚接手这项工作那样谨慎、认真、小心,也就是具有敬业精神。
慎始善终四个字,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做事或者生活的座右铭。
我们山阳中学多年来高考成绩一直处于全市前列,这是和我们师生的努力分不开的,是和我们师生的敬业精神分不开的。我们目前开展“六个一”活动,更应该具有一种敬业态度,要做就要全身心地去做,用心地去做,譬如帮家里打扫卫生,就应该清扫洁净,应该一尘不染;譬如给父母做饭,就应该认真,应该一丝不苟,不应该带着一种敷衍塞责的态度,一种应付的态度,否则,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精神背道而驰了。
一个人别的能力都能分出大小,唯有敬业精神是不分大小的,只要有敬业精神,做事就不会做不好,也不会做不出成绩的。
当你成绩考得不理想时就应问问自己,学习上有敬业精神吗?
当别人在某方面获奖,你却没有时,就应该问问自己,你在这方面有敬业精神吗?
《事林广记》里有句话,我们几乎人人能说,人人能够理解,但我们未必人人都做到了。记住,“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敬业,你认真,你就能取胜,就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敬业能做奉献
敬业的人总是会在最为平常的事情中,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成就,以至于我们今天看来,他们做出的一些成绩很容易啊。可是,这样的成绩,前代人没有做出来,同时代的其他人没有做出来,他们做出来了,有的很简单,却改变着历史的走向,甚至改变着世界的走向。
东汉的蔡伦就是其中一例。
蔡伦之前,人们写字一般都是写在竹签上,还有木片上,很不方便,也很沉重。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奏章,让两个武士汗流浃背地抬进宫去,汉武帝看了很长时间方才看完。此时,需要一种更轻便的书写材料,这几乎是当时所有人的看法。可是,发明纸的却只有一个人——蔡伦,他将破布、麻头、竹子等放在水里捶打,然后制造出了纸。纸的出现,让文明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它不只是让中国人从此人人读书人人文雅,更是让世界也如此前进着,文明着。他能成功,是因为有着一份责任心,一份担当心,最主要的是有着敬业心,日日面对着这些东西实验着,从未气馁,从未放弃,自然而然就能发现和制造出了纸。
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是不会做出这样的成绩的。一个对职业毫无热爱之心的人,也是做不出这样的成绩的。
另一个人的发明更简单,可是作用同样不小于纸张的发明,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是一个印刷工人。在唐朝和宋朝,书籍印刷已经广布民间,雕版印刷已经深入到每个书肆。其中的印刷工人成千上万,都知道雕版印刷实在不方便,费事。可是,很少有人深入钻研并试图解决困难,最终,毕昇用烧制字模的方式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促使文明再次大步向前发展,也推动着世界文明大步向前发展。
很多时候做事,只凭聪明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着敬业的精神。
青蒿素的发现就是很好的例子,屠呦呦老人几十年在实验室里研究着,从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这得有什么样的爱岗敬业精神才能做到啊?我们在为她的成绩赞叹不已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她的敬业精神。
敬业,无论何时都是进行时,绝对没有过去式,或者将来时。
敬业可出成绩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古今人物做成事情的前提。清末的梁启超鉴于当时的国人不够敬业,专门用文字阐述敬业精神道,“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这是对古人做事的总结,也是对古人做事态度的精准写照。
白居易写诗就带着一种敬业精神。当时,他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诗人了,可每次写罢诗歌总会感到不满足,总会拿去读给邻居的老奶奶听,向其讨教感受,并加以修改,也正是因为这样,《长恨歌》《琵琶行》才会脍炙人口,古今传诵。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一种敬业精神。
推敲的典故,说的就是一种敬业精神。
曹雪芹在艰难贫困的生活中书写着伟大的《红楼梦》,十年辛勤,三易其稿,是一种无人可及的敬业精神。
古人的这种敬业精神,沿着文字一路传扬着,一直流传到了今天,被今天的人们所继承。我们的“两弹元勋”们不计功利,不计得失,为了国家利益,为了科学研究,忘记一切,是一种敬业精神;我们的扶贫工作者深入各地,为了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出力流汗,竭尽心力,更是一种敬业精神;我们的老师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是一种敬业精神……他们的任务虽然各不相同,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靠着对职业的坚守和热爱,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
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敬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敬业精神永不过时。只有人人爱岗敬业,才能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实现中国梦,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爱岗敬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绩、自己的贡献。
我们山阳中学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学知识,学做人。我们敬业,就是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让自己的品行良好起来,让自己的人格健全起来,让自己的道德高尚起来。这样,我们就会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未来的生力军。
【学校有话对你说】
敬业一直是古人崇尚的一种品德,一种做事的态度。古人做事从来都带着一种爱,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也因此,我们的文学,我们的艺术,我们民族的发展,都始终走在历史的前列,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作为高中生,学习传统文化,就是为了学习古人的高尚精神,古人的做事态度,尤其是其中的匠心精神,这样,我们才能将我们的学习搞好,才能提高我们的素养,才能端正我们的品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只要认真,只要敬业,只要一丝不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理想,取得我们的成就。在“六个一”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如此,带着认真和敬业的态度去做,不应该敷衍塞责,我们一直如此,自然会走出人生的大风景。
思考探究:
1.敬业是古人做事的一贯态度,史书上这样的记载很多,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例,谈谈古人做事的态度,以及对你的影响。
2.你在学习上具有敬业精神吗?如果没有,请你谈谈你在未来的学习中将保持什么样的敬业精神。
3.在“六个一”活动中,我们应该抱着一种敬业心去做。请你谈谈,你在这个活动中,是否具有敬业心。
本文收入陕西省山阳中学传统文化读本《文明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