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指导要点(语文)

(2010-06-22 15:51:44)
标签:

杂谈

潜江市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学习指导要点

 

一、考试性质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本次教师课标教材教法考试是为了检测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新理论、把握新课标、运用新教法、处理新教材的水平及能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二、考试范围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1—6年级教材教法。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1—6年级学科知识(不分一、二、三学段,只分低段、高段)。

三、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一)知识内容分布比例。

1、课程标准约占15%,考查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和理解《课标》的情况。

2、教材教法约占25%,考查小学语文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处理教材、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

3、学科专业知识约占60%,考查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以近年的调考题型为主要命题形式,难度要略高一些。

(二)题型。包含填空题(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选择题(选择读音、义项等,阅读题中也可能用到选择题)、连线题、阅读题、作文题等。整套试卷课标理解题约占15%、教材教法题约占25%、基础知识题约占20%,阅读理解题约占10%,作文题占30%。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标准部分

1、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4、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5、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二)教材教法部分

1、汉语拼音方案(教学中常用的知识)。(低、高段均掌握)

2、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低、高段均掌握)

3、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能够运用、正确书写)和常用方法(造字原理分析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汉字结构识记法:独体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音形义教学法: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归类识字法:按事物分类、按结构分类、按造字法分类等;游戏识字法:开火车、猜谜语、找朋友、摘果子、情境表演等;字形识记法: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其他方法:组词法、联想法、同音字字义区分法、形近字字形辨析法等)。(低、高段均掌握)

4、阅读教学有(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粗读、速读与品读、提要与摘记)等读书方法。(低、高段均掌握)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感知整体——品味部分——感悟全篇)。(高段掌握)

5、写话或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学段从写话入手、二学段从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一学段能写自己想说的话,能写想像中的事物,能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进行简单的看图写话;能运用积累的词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二学段能写见闻、感受和想像,能写书信、便条,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分段掌握)

6、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双方甚至是多方互动、有具体的交际情境)、基本能力(倾听、表达、应对)、基本素养(文明态度、语言修养)。

(三)学科专业知识

1、汉语拼音。大小写字母、声母、韵母、音节、整体认读音节、音节的拼读与拼写;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判断读音正误;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或组词。

2、汉字。小学语文课本中“会认”和“会写”的字;形近字辨析和组词;同音字辨析和组词;查字典。

3、词语。组词、补充词语(含成语)、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词语理解、解释加点的字;常用关联词的运用。

4、句子。句式(“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反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引述句、转述句);改写句子(扩句与缩句、“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修改病句);标点符号(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引号和破折号的作用)。

5、篇章。阅读现代文并按要求做题(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文言文阅读并按要求做题(课内阅读)。文学常识和文言常识(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到了的且比较重要的)。

6、语法。能划分普通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能正确使用“的、地、得”。下面举例说明句子成分。如:(和煦的)春风[悄然地]<绿了>大地。像这种主、谓、宾、定、状、补齐全的句子是不多的。一般来说,一个句子有主语和谓语两大部分,主语前可有定语,谓语前可有状语,谓语后可有补语和宾语,同时有状语、补语和宾语的句子是不多的。如“(一轮)红日[从东边]<起来了>。”这句话就没有宾语;又如“(全班)同学[都]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句话就没有补语。

7、修辞。限于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反复等几种。(这是课标规定的——见附录)

8、逻辑。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概念、判断、推理是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要素。概念的两个方面是外延和内涵,外延是指概念包含事物的范围大小,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性质;判断从质上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从量上可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推理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概念构成判断,判断构成推理,从总体上说人的思维就是由这三大要素决定的。它要求思维满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理由充足律。这四条规律要求思维必须具备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和论证性。(只作为必须学习的内容,不考)

9、文法和作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有典型性格特征,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写记实作文、想像作文、议论文、常见应用文、案例分析,能做到文从字顺、行款正确。叙事时要素齐全,议论时有理有据。写人能运用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不少于600字。(作文这一块的考试有三种形式可供选择:A、写下水作文;B、作文指导——不是完整的教案,但指导的内容是详案;C、批改作文——完整的批改流程:修改、眉批、总评等)

六、题型示例:

()课标理解题15分)(不分低、高段

1、填空题。(10分)(最基本的内容

(1)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2)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选择题(在序号上打“√”)。(5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工具性和人文性;B、工具性和思想性;C、自然性和社会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选择题会多以这种形式出现)

(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A、说话和作文;B 表达和交流C、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A、人文素养;B 语文素养C、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

(3) 阅读是学生的(A 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4) 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教材教法题。(本大题共25分)(分低、高段)

1、选择题(在序号上打“√”)和填空。(分段题加公共题的分值之和为15分)

(1)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A、√ 趣味性;B、知识性),应该以(A、游戏和活动;B、拼读和书写)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低段题)(2分)

(2)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如:A、“日”和“旦”;B、√“田”和“册”)、指事(如:A、√“上”和“寸”;B、“水”和“州”)、会意(如:A、√“信”和“武”;B、“尖”和“鸟”)、形声(如:A、√“江”和“河”;B、“休”和“闷”)。(公共题)(8分)

(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A1—2年级B3—4年级;C5—6年级)的教学重点其基本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能够运用)、(正确书写)。(低段题)(5分)

(4)阅读教学有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粗读、速读与品读、提要与摘记等读书方法。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感知整体)——(品味部分)——(感悟全篇)。(高段题)(3分)

(5)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能写简单的(A、√ 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B、记叙文和说明文;C、说明文和议论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A、8; B、12; C、√16)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高段题)(4分)

2、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不分学段,共10分)

(1)一学段从写话入手、二学段从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 )

(2)二学段能写见闻、感受和想像,能写书信、便条,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 )

(3)“全班同学都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句话没有补语。( √ )

(4)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 )

(5)叙述的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混叙。( × )

()学科基础知识题。(30分)

1、用多音字组词。(3分)

        léi (   累赘   )                 yān (   咽喉   

累  lěi (   累计   )             咽  yàn (   吞咽   

        lèi (   劳累   )                 yè  (   呜咽   

2、把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3分)

 

作 

名著或课题

书(课文)中人物

罗贯中

《三国演义》

诸葛亮

施耐庵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美猴王

曹雪芹

《红楼梦》

“凤辣子”

司马迁

《史记》

蔺相如

 

《故乡》

闰 

 

3、按要求写句子。(3分)

(1)艺术大师们在碑林中留下的杰作,至今还闪耀着耀眼的光彩。

◆写出主、谓、宾: 主语:杰作、谓语:闪耀(着)、宾语:光彩。   

(2)在下面句子的括号中填上助词:的、地、得。

◆一向活泼开朗( )小华莫名其妙( )变( )沉默寡言了。

(3)说普通话,虽然老师要重视,但是学生更要重视。

◆修改病句: 说普通话,不仅老师要重视,(而且)学生更要重视。   

4、选择下列文言句子中加方框字的正确解释(填序号)。(4分)

A、相当于,指学得好的一个人。   B、相当于

 C、相当于,指鸿鹄。             D、指弈秋的教导。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B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 D )

(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C )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A )

5、理解破折号的作用(填序号)。(3分)

A、表示语意转折;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引出下文;

D、表示说话间断;E、表示声音延长;F、表示分类列举。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A

◆“顺——————”林子里传出了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E

6、古诗词积累。(4分)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7、阅读短文做题。(10分)

鼎湖山听泉

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位。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朦胧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的词语(在序号上打“√”)。(2分)

   不绝:①√ 间断;断绝;  ②死亡;  ③绝对;  ④完全没有了。

   清浊:①指泉水的清澈与浑浊;②√ 指泉声的不振动与振动。

(2)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表示游览者空间转换的词语。(2分)

   肇庆——( 鼎湖山 )——( 寒翠桥 )——庆云寺

(3)读第四自然段做题。(3分)

①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夜宿鼎湖山听泉

②本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③用横线画出同时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单纯的排比句。

(4)第三自然段中提到了“岭南”这个地理概念。岭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方,包括大陆与岛屿

两部分。大陆部分包括  广东  与广西两省,岛屿部分包括海南岛和南海诸岛。说到“岭

南”,我就会想起苏轼的《惠州一绝》中的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2分)

(5)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的理解。(1分)

   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主要表达了”“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怀,

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作文操作题(任选一题)。(30分)

1、下水作文。

题目:一次难忘的考试

提示与要求:文化知识考试,这是最常见最容易想到的考试。如果你曾经历这种令你难忘的考试,当然可以写喽!不过,如果你跳出这种思维,就会发现生活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在运动场上拼搏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你该怎样去面对?这些对于你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考试。请从不同的角度审题、选材,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写时要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词汇丰富,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600字以上。

2、作文指导。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请你以“人与人相互关爱”为话题,设计两个作文题目,并设计出一个指导学生作文的详细教案。不要求具有完整的教案结构,但指导内容必须详而有法。

3、作文批改。

操作方法:给出一篇学生作文,请你进行细致地批改,并用上你习惯使用的修改符号,对重点内容进行眉批点评,对全文进行有理有据地总评。(学生作文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