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建特色家长学校  开展家教指导活动

(2009-12-09 17:17:39)
标签:

杂谈

创建特色家长学校  开展家教指导活动

——潜江市园林一小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镇(处)管小学,招生范围广,家长居住比较分散,成份复杂,且传统的家教观念根深蒂固。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在一九九八年起开办了家长学校,几年来,参加学习人数已达到45000人次,参学率为98%,办学效果良好。1999年,我校被市妇联授予“优秀家长学校”称号,2000年,获省“优教进万家传播与实践行动”最佳指导活动组织奖,2001年被省妇联、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2006年又获此殊荣。同时,我校也走出了一条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新路。

一、统一认识,完善机构,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

我校一直致力于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特色学校。家长学校工作直接写入学校工作计划,家长学校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并形成了潜江市园林一小办学特色。

1、成立机构,加大对家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力度

我校家长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设有家长委员会,下设年级委员会、班级委员会等机构,每个机构都制订明确的工作职责,实行分层管理,既各司其责,又分工配合。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行政副校长分管,政教处牵头。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家长学校的日常工作,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目的与任务,对上一学期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家长委员会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政教主任、教师、热心支持学校工作的社会各界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家长学校工作进行督导、献计献策,并每学期不定期对家长学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反馈社会及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良好建议,并参加家长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年级委员会由年级组长、教师、同届家长中综合素质较好的家长组成,负责一个年级的家长组织培训工作。班级家长委员会由班主任、本班家长中综合素质较好的家长组成,其职责是对分管班组学员进行登记造册,收集家长意见并汇报。所有委员会要讨论学校对家长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及时反映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推荐校外教育人员等。我校现在的家长委员会由所有校级领导、六个年级委员会、二十七个班委会组成。所有名单和开展活动的资料均打印存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家长学校档案。

2、加大投入,改善家长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家长学校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进入园林一小,就能看到校门口悬挂有“园林一小家长学校”校牌。学校有固定会议场所、教学场所,有专用会议室和教室。每个教室均安装有闭路电视、投影仪等教学设施。《家教导报》、档建经费等都做到了专款专用。学校花大力气,购置了这一系列硬件设施及配套设施,为家长学校创设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3、加强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家长学校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聘请了10余名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校级领导作为家长学校的主讲教师,另外聘请了一批社会人士、退休教师、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同志担任辅导教师,由这些同志共同组成讲师团,定期给家长学员授课。授课有专用教材,学校半数以上家长有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材。家长学校主要开设教育思想课、教育法规课、家教艺术课、案例分析课、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自编教材既注重理论的指导性,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有的篇目还在市电视台教育栏目中播放,受到家长欢迎。为了使教学服务与家长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形式上我们采取共性问题集中讲,如教育思想、教育法规、儿童教育学等。特殊问题分层讲(根据学生年龄段分年级授课),如家教艺术、案例分析、儿童心理学等。此外,根据家庭的不同情况,我们除办好普通班外,还办起了特殊班。特殊班的学员主要由离异家庭、残疾儿童家庭及家庭成员因犯罪而被关押的家庭的家长组成。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指导,这样满足了各层次家长的需求,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了泛泛而讲,收效甚微的局面。

二、严格制度,规范管理

1、办学宗旨明确

我校家长学校办学宗旨明确,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传播推广科学的家庭育人方法,优化家庭育人环境,提高家教水平和家教质量,共同培养世纪新人。

2、工作计划到位

我校家长学校每年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活动计划、教学计划,每项计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每年年初,学校认真拟订家长教育计划,对全年工作详细部署,然后按计划认真实施。

3、坚持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坚持家长学员登记制度,每次培训都要填写学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坚持学员考勤制度,每次家长会都要统计家长学员到会率,参学率达到95%以上,并与学员的评先表模挂钩。坚持家长例会制度,家长例会每学期召开两次,“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科任老师与家长交流等;坚持学籍管理制度,家长学校为每位学员建立学籍卡,将学员听课情况、参加讨论情况——记录在案;坚持教师备课制度,每次上课,都要求主讲教师精心准备,确保教学效果;坚持优秀学员、优秀教师评比表彰制度,学校制定有优秀学员、优秀教师评比标准,每学年组织一次评优活动,对被评为优秀的学员和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坚持自评总结制度,要求在每期家长学员培训结束之后,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评比、及时总结、及时整改,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1、面授与函授相结合

采取家长自愿报名,分班管理的办法组织家长学习。每学期定期授课2次。面授时要求家长按时到校,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授课教师每次讲清一个专题,解答家长的提问。为解决家长因工作忙,事情多,学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这一问题,我们还开展了函授教学。函授教学主要是通过《家教导报》进行。《家教导报》是与家长联系沟通的一座桥梁,是面对面授课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家长可不受时间、不受地点的限制,随时学习,深受家长欢迎。

2、定期考核与正面激励相结合

为了检验家长的学习效果,我们每年度都要对学员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方式:家长自评,班委会推荐,家长委员会和政教处评定,每次评比结果都要在《家教导报》上公布。对优秀家长,请他们到家长会介绍经验,《家教导报》上刊登他们的事迹,“六一”儿童节邀请他们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和观看表演,向各级组织推荐他们的家教事迹。九年来,家长委员会共评出优秀家长805人,其中12名家长受市宣传部、市妇联、市关工委表彰与嘉奖,我校邓凯般同学的父亲邓俊波的家教事迹被潜江电视台录制成节目并向全市播放,我校李梦微同学的妈妈朱琳作为湖北省优秀家长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家教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还有我校家长学员王桃荣于2004年被评为省百名优秀家长,2006年又有学员王波被评为省优秀家长。2004年11月,我校管熊太浪一家参加省电视台举办的“家庭风采展示活动”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通过考核与表彰,激励家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家长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员在活动中体会、感受、反思,收到了思想上与社会沟通、观念上与时代沟通、认识上与学校沟通、感情上与孩子沟通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办微机培训班。开展科普知识教育活动,引导家长在思想上与社会沟通,自觉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了增强家长的科技意识、忧患意识,我们开办了母子(父子)微机培训班,倡导家长与孩子一同参加学习。

2、开展世纪父母读书、征文活动。普及推广家教知识,引导家长在观念上与时代沟通,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学员朱琳的征文曾获市第一名,邓俊波的征文获市第三名。

3、开展评学促教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和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引导家长在对孩子的认识上与学校沟通,从而客观评价、引导孩子。即把家长请到学校听课、看课,并请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近几年来,有5749人次家长到校听课看课,评课363节次,提出建议98条。这些活动增进了家长对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了解及对教师教学情况的了解,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在家里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辅导。三年级有一位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愚笨,不如别人的孩子,一度对他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当他来到学校看课时,发现孩子积极举手,大胆发言,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时,他顿时对孩子有了新的认识。下课后,他对老师说:是我错怪了孩子。并表示今后一定要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和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他的孩子在四年级还被评为年级十佳少先队员。

4、开展“和孩子一起成长” 学习活动。激励家长和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引导家长在感情上与孩子沟通,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此外,我们还组织家长开展了趣味运动会、“手拉手、献爱心”帮助弱势群体、优秀家长当旗手升国旗等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溶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开展家教指导活动,既消除了家长的一些思想障碍,丰富了家长的知识,又增强了家长学校的凝聚力,使原本枯燥松散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丰富、有序,有力地推动了家教指导工作的开展。

四、我校家长学校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问题。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费开支,如:每办一期《家教导报》约需400元左右(包括稿费、油印、发放);每次聘请专家讲课的费用;每次活动老师的加班补助、水电杂支等等。

2、师资问题。家长学校的有些专题讲座需聘请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来讲授,或是难以找到或是找到了不愿意。

3、组织问题。经常接到上级关于家长学校工作的文件,可在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诸如上述问题)不知找谁解决。

五、对家长学校建设的思考

1、由社区开办家长学校。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由学校承办家长学校力量单薄,建议由社区开办家长学校,负责对本社区家长进行培训。学校协助社区开展相关工作,如提供培训场所、提供师资等;建议行政部门把家长学校的开办情况纳入评价社区工作的标准之一,有行政领导分管,有专人具体抓。相信这样能真正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切实推进社会和谐进程。

2、规范家长学校教材用书,确保家庭教育实效。主管部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学生使用教材的内容,编写各年级家长必读读物,教材内容即要突出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又要注重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让家长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孩子走正道,自食其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注重情商、智商的开发培养,引导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从而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3、各地政府创办网络家长学校。以网络为平台交流信息,宣传事迹,借鉴经验,推进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