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父亲的扁担>(短诗)
原诗:
父亲的扁担(短诗)(作者:无敌丁老头)
父亲的扁担,放下,是直的
担在肩上,弯如月牙
小时候,就知道父亲用扁担
挑水,粪,草,粮
长大后,才明白父亲的扁担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担着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沧桑岁月
回家每次看到扁担
就仿佛看到了父亲弯弓似的腰背
如今,父亲走了
我把父亲的那根扁担
一直珍藏在屋檐下,代代相传
浅析: 读了无敌丁老头的短诗<父亲的扁担>,很受感动。它哪里是短诗呢?,分明是一首意味深长,撼动心宇的画卷啊!我仿佛走进了朴素的农家院,久久站在屋檐下,欣赏那根饱历风霜的扁担。
你看这根扁担,放下来是直的,担肩上是弯的。小时候就知道父亲用扁担挑水,粪,草和粮。 长大后,才明白父亲的扁担,长年担着沧桑岁月,担着冬暖夏凉,儿女情长。用词组句,多么朴实、亲切而又形象。感叹的是,父亲的腰背也像负重的扁担那样弯成月牙儿。痛心的是,父亲走了,永远离开了他亲手构筑的家。得以安慰的是,那根扁担的创业精神,将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这首诗的词句並不华丽,却闪耀着诗魂的彩虹。可见,不得体的华丽,尤如女人浓抹的唇红,是艳,不是美。诗的美,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思的锻铸,是灵感的闪光,是文字的燃烧!口头语接地气,是生活语言,很朴素。朴素得就像坐在炕头上,和孩子们讲述那根扁担的故事。。。
==============
四格格好友切题评论
(一)
扁担,人类最原始的谋生工具,一头挑起山,一头挑起水;
一头挑起岁月,一头挑起乾坤。
(二)
巾帼未免太丈夫,柔弱水墨传千古;
清照婉儿遗风在,望其后尘叹不如。
笔墨人生步韵
清照文笔胜丈夫,诗词累卷诵千古;
明城偷梁欲換柱,德夫识破愧不如。(注)
注:明诚,即李清照丈夫赵明诚。他埋头三天,写了五十首<醉花阴>。又把李清照的一首<醉花阴>抄了一遍,混在其中。他把五十一首<醉花阴>交给好友陆德夫评判,想和妻子比高低。陆德夫的诗词造诣很深,十分内行。他仔细读了五十一首词,把目光停在其中的一首上面,连声赞叹,说:"此首中最后三句最为奇妙,可称为千古佳句。你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新自然,情景交融,特别一个瘦字,简直是神来之筆。其余五十首,无法和你夫人相比,相差千里啊!”。赵明诚信服地承认: ”这一首是我夫人的词句,其余才是在下的手筆,我真自叹不如呢”。
开心老太好友美玉
父亲扁担价连城,跳过春秋挑夏冬。
岁月沧桑酸辣苦,背如新月似弯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