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唐朝契此僧人<插秧歌>

(2015-02-06 17:14:03)
标签:

佛学

杂谈

                 赏析唐朝契此僧人<插秧歌>
 
           原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题解:  插秧,本是畦田间劳苦的一项农事,作者却把它看作是首歌,似乎农夫的双脚脚趾,跳跃在五线谱上演奏着优美的乐章。这题目便腾了欢快的氛围,振奋心弦。
           诗释:    农夫躬腰垂首,将一把一把青青秧苗插满了畦田中,
                     每低头插一秧,便看到水面里荡漾一蔚蓝的天空。
                     眼耳鼻舌身意六感,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染谓道也,
                     青秧株株插,脚下步步退,这个过程行似退实则进。
           赏析:
       首句"手把青秧插满田",是写实,描述一位农夫,在水田插栽秧苗的景况。由于精心劳作,把一株株秧苗置于水田中,最终将整个水田插滿,放眼一片翠绿,心情愉悦,自不待说,等待的自然就是秋天的丰收了。由秧苗插滿田,不也是象征农夫又获得了一次人生的圆满吗?
       第二句"低头便见水中天",是写景,农夫插秧时,每低头插一秧,便会看到水面里荡漾着一际蔚蓝色的天空倒影,也许骄阳中天,还飘浮着一片片白云,时有鸟儿飞过。当然,也欣赏到自已弯腰低头的行貌一把把插栽青秧时劳作的身影姿态。这句着重表述了农夫虽然很辛苦,但心无旁鹜,心境与景色共融的精神风貌。
       引申说,这里的"低头"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仅仅是插秧低头,而是低头省身,检查行为是否有过失。凡事都能自悟,免去人生的俗累与纠结。二是不仅仅见到天空和身姿,而是指见到了天道丶天理。人在行事,天在察巡,杀人放火双瞎眼,修桥铺路儿女全。所以,低头非力小,抬头万里行,是此句的深刻意境
     第三句"六根清净方为道"重墨凸现了本诗的主题在愉悦的劳作中,反而很闲静,十分超然,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个感应器官,不被外界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埃所污染,时时保持自我的清净丶闲适,养心修性,这就是入道,就是修行。那么"道"是什么呢?《约翰福音》里有解: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以,特别是老年人,虽然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求个心静体安,延年益寿完全可以做到的。
        末句"退歩原来是向前",是本诗的彩眼。水田中插秧,必须往后退步走。在这通俗的语句中,折射了闪光的哲理,极写了插秧时的歩歩后退,实质是步歩前进。你看,正因歩歩后退,秧苗才插滿田,获得了劳动成果,这不是在前进吗?这深刻地揭示了为了进而退,形退而实进的道理。
       这首由插秧而引发的诗,语言通俗,力透纸背,教义深远,寓意颇深。现实中,退让不是完全的消极,反而是积极的转进。人与人共事,斤斤计较丶争执,互相排挤丶诋毁,都是起因于一个"贪"字,由此产生矛盾与纠结,又能成就什么呢?时间在流逝,月转星移,长城仍旧在,不见始皇君,千年良田八百主,身外财物任由之。可见,所贪的都是身外之物。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其胜者也哀。倒不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寻求双赢,互得成功,这才是人间之正道。
   其实,人存芥蒂,你争我斗,百年过后又怎样呢?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不都是灰飞烟灭,枯冢一堆了吗?莽莽人事间就不必再作什么计较与争吵了!
       只要做到心田清净,自律不贪,便且行且享受着生活的快与乐乎!

 
                                                                 插秧归来
                                 四格格朋友留诗
《田》
方方正正四个口,
竖竖横横不出头;
青青白白土中苗,
 黄黄澄澄待丰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