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日历翻啊翻,翻到今天就只剩下薄薄的两张纸了。跨年party已在小伙伴群里预演,这两日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嗨!约吗?2016已经急不可耐,但2015之余味仍耐人寻味,因为回忆起来,无论是A股还是分级基金,变化发展都太快,大起大落带来了太多的大喜大悲,同时也给分级基金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d709727555a51cf1bab02d82eb32c24f.jpg
昨天级掌柜说分级基金PK要看母基金股票仓位和跟踪偏差,但数据本身可能会对客官们产生误导,因为除了基金管理人被动降仓会增大跟踪偏差外、日常申赎和停牌股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并且在极端市场下,这种影响也会随之扩大。
恰好,2015年就是一个完美案例。
今年,A股市场涨跌暴力、变化莫测,分级基金也在上折和下折间来回穿梭,体味“基生”哲理。当下折突袭,持有分级A的客官会分到大量的母基金。而在那般下跌行情中,赎回母基金、逃离市场自然是大部分人的决定。在确定下折之后,基金管理人为了保证充足的流动性,不得不卖股票、降仓位,以拿到更多的现金来应对。
6月中旬,股灾来临,千股跌停的场面已属常见,跌停的股票无法卖出,基金管理人只能卖出流动性较好的股票。因此,基金的成分股配置比例和标的指数成分股的配置比例进一步出现偏差,跟踪偏差也进一步加大。
在众多复杂因素叠加之下,单纯的跟踪偏差已不能说明问题。为得到更有参考性的数据,级掌柜特将下折后两周的跟踪偏差剔除,以观真实的跟踪能力。
表:剔除极端情况前后,跟踪误差对比表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fb3788dbd0c7c905d756b8aa631bb97.jpg
统计日期:2015.1.1——2015.12.28
其实,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导致基金跟踪偏离增大,比如采用指数收益法对停牌股票进行重估等等。
说了那么多,级掌柜就想告诉大家,跟踪偏差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选好基时更应透过数据的表象看本质,还原指数基金在正常市场环境的正常跟踪误差。
今年的极端行情之于分级基金的跟踪偏差,就如同一片肥沃的黑土地,某年因天灾而颗粒无收,但待到风调雨顺之际,依然可以大丰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