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规则”与“隐权力”

(2010-06-01 22:44:35)
标签:

文化

“潜规则”与“隐权力”  


  转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博客:http://xuefeng1972.blog.sohu.com/153146598.html

 

    当年读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一书,爱不释手。被吴先生辛辣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折服。先生抽丝剥茧,把中国历史和社会在放大镜下细细解剖而发现了“潜规则”的规则,让人震惊于这些比比皆是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又隐而不显的社会规则。自读吴先生之作以来,再读历史和面对当今的社会事件,我已免不了用吴先生的方法去剖析和理解,渐有“别出心裁、豁然有解”之感。吴先生之法,不啻武功秘笈、内功心法。

 

    近又得佳作,后进吴钩先生之作《隐权力》。细细读来,文风虽不及吴思之深厚功力,但对中国的政权架构,尤其是官僚制度和权力机制的解剖,对权力隐蔽之处的观察,如吴思一般深刻而精准。正是因为在中国社会,尤其是权力系统内无处不在的“隐权力”,才为那些比明文制度更发挥作用的“潜规则”提供了土壤;而“潜规则”的运行,又为“隐权力”找到一件合体的权力寻租的外套,让“隐权力”超越了制度确定的合法权力,也逃避了社会制度的监督。

 

   “潜规则”和“隐权力”,是我们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厚重历史国度独有的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共同孕育的“怪胎”,已被深深的植入我们民族的肌体和灵魂,是我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们共同不断吞噬着我们这个民族善良的希望,一而再地把我们带进腐烂而沉沦的历史怪圈,是中华文明的极恶之花。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它们是我们不能分割的部分,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我们这个社会都被它们所操控。

 

    前日所曝江西省交通厅长被双规,其司机竟然贪污1000多万元。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俗语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当年和绅抄家后,其门丁刘全被抄家也发现家产有数十万白银之巨。按一个司机其合法所得,估计穷其一生的积蓄也难买下他开的“官车”。贪污1000多万,让人瞠目结舌,初闻百思不得其解。但运用“隐权力”和“潜规则”定律分析,其怪就不怪了。由于我们制度的缺失和畸态,权力系统的公共权威容易被接近权力中心的内部人截获而窃取,从而获得“隐权力”,再从而利用“潜规则”获得暴利。

 

    交通厅长的司机,古称“长随”或“杂役”而已,因其为厅长大人之亲信从而得到“隐权力”而贪得巨款。看似无解的社会问题如此分析,迎刃而解。

 

   “官场现形记”中记录湖北蕲州“五品顶戴赏戴蓝翎蕲州右堂”随凤占,因和前任为四块大洋分赃不均闹到知州衙门,竟然被几个门房讥笑:你们大爷眼眶太浅,四块钱也值得如此,我昨天打麻雀还输了40多块大洋。羞得二位“五品”官员无地自容!

 

    无他,无品无轶的门房“隐权力”大大高于堂堂“五品”官员而已!

 

    吴思和吴钩,深思而钩沉,给我们提供了别开生面的观察方法。中国历史和社会种种奇闻,据此看来,皆一一现形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戒用官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