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2011-12-18 23:34:00)
标签:

越野mm摄影

王杏元

饶平

渔村

无皇帝的子民

分类: 新闻.人文

2011年12月 饶平渔村,D700+17-35mm\80-400mm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饶平所处地理位置奇特,一边靠海,一边靠山,与福建交界的地方多处为深山老林,“渔村”就是其中的一处深山里。很多人一听“渔村”,以为在海边,其实不然也。随着车子不停地往深山环绕行驶,逐渐远离城市,远离海边,越走越山,最后来到群山环抱,绿竹成荫的山村,这就是大作家王杏元家住的“渔村”,王杏元称其为省尾国角的山村,四面环山;后来被他改名为绿竹村。这个名为渔村的村庄却没有鱼。当地农民将“渔村”叫“hui(音同惠)村”,“hui”是潮州话瓷器的“瓷”之意。传说古时候这里出陶瓷。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那又为何深山的村庄被称为渔村呢?渔村既不是打鱼人家,也不是背山临海之地,而是饶平县中部一个盛产青梅、杨梅、橄榄、山枣等名优水果的乡村,离县城约 28公里;共有18个乡。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因为这个地方虽地处偏僻,但是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水果飘香。以前进出渔村的,只有几条崎岖山路,在兵荒马乱年代,渔村依旧平安无事,因此不少澄海姑娘纷纷嫁到渔村来。由于临近福建诏安,小商贩每天挑着鲜鱼到这里卖,或与村民交换米粮,使得渔村这个山村天天有鱼,仿佛是一个渔村一样,于是人们就称之为渔村。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关于渔村地名,史记上记载有几个名称:渔仓、缶仓、惠村,渔村。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渔村虽然只有七千多人口,却流行有三种语言:潮汕话、闽南话、客家话。加上普通话则是四种语言。渔村人祖先为客家人。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渔村的土寨楼(围屋)也彼具特色,每个寨楼都有自己的楼名,如龙文楼。听老辈们讲,土寨楼有其防御作用,第一是防野兽,第二是防械斗。现在渔村好多土寨楼都保存良好,历史悠久的是旧楼。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值得一提的是饶平渔村出名并不仅仅因为它的名不副实的地名,更多的是这里的寮仔角山窝里,飞出一只金凤凰,那就是在1963年,小学还未毕业,不足30岁的农民王杏元写出了一部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20多万字的《绿竹村风云》。这部作品还被改编为国产电影《天赐》。描写的是汕头地区饶平县渔村公社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风风雨雨,反映潮汕地区从組織互助組到成立初級社这一阶段的动态和生活风貌。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王杏元是中国解放后饶平第一代业余作者,他在80年代还出版长篇小说《胭脂河》,90年代出版《无皇帝的子民》等。

王杏元70年代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历任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剧、广东省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1989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作家。(资料)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在这个边远的山区,随处可见上个世纪遗留下的历史痕迹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路边卖银纸的阿婆
在这里随处见到浓浓的潮汕民俗风情,冬至将到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做粿折银锭烧纸钱准备祭拜祖先。阿婆卖的银纸生意不错。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河边,宰鸡杀鸭忙个不亦乐乎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沾板上熟鸭任人剁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渔村的土寨楼,有全包围和半包围式结构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种满青葱的人家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这样的土寨楼没住几户人家,多数为空屋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一年一度的冬至传统节日即将到来,潮汕有在冬至扫墓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准备做粿祭拜祖先。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宁静安详的山里人,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小姐俩闹别扭?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荒废的祠堂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一处保存完好的半包围土寨楼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后院里腌咸菜的瓮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土寨楼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语录,对联,随着时间推移必将成为文物。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一看家家户户晒出陈年的箩筐,就知道乡村传统的节日到来了。冬至即将到来。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晒箩筐,准备做粿过节。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这里为瓜果之乡,花草树木茂盛,养蜂人家众多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葱绿的白菜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废弃的椅子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坍塌的土寨楼里摆放着几户人家的“花金瓮”(放祖先骨灰的瓮)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龙文楼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两边种满了潮州柑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一种避邪的植物--“花旺”,种在屋顶上。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不受外界干扰,远离城市喧嚣的山里人家。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享受天伦之乐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风景这边独好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偶尔会有歌舞演出来到山村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们至今还在使用蜂窝炉,燃料是木炭。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山角处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集市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村道上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村里的臭水沟

 

王杏元的家乡----“渔村”无鱼

群山环抱,绿竹成荫的山村,这就是大作家王杏元家住的“渔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