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越野mm摄影黄功吾美籍越南人荷兰新闻摄影奖普利策奖战地摄影师 |
分类: 新闻.人文 |
1、黄功吾(Nick Ut)为美联社洛杉矶分社资深战地摄影师,美籍越南人。他的经典作品“战火中的女孩”(火从天降)获得1973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奖。他所拯救的女孩潘金淑,于1997年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任命她为“和平亲善大使”,经常与黄功吾为宣扬世界和平合作作全球巡回演讲。这次黄功吾受他的老战友、我院客座教授,来自美国的Peter Arnett邀请,前来我校做《从地狱到好莱坞》摄影讲座。
2、左边为Peter Arnett,右边为黄功吾(Nick
Ut)
3、黄功吾于1972年6月在越南战场上拍摄的“战火中的女孩”(火从天降)。那一幕发生在南越,路的尽头发生了汽油弹爆炸,人们惨叫着奔跑过来,画面中央一个女孩张开双臂放声大哭的形象令人难忘,从而对战争产生强烈厌恶感;那位女孩就是潘金淑,当时只有9岁。摄影师黄功吾救了她一命。这幅作品使得作者捧得普利策奖、进入荷赛历史上百幅最佳照片,更重要的是,这张新闻照片的问世促使一场战争提早半年结束。一幅好作品其推动力是如此强大。
4、左一为黄功吾(Nick Ut),右一为Peter
Arnett
6、当时,黄功吾只有19岁,22岁是那时候虚报给媒体的。他从16岁开始做美联社记者,由于他的哥哥在战场中死去,他为了接替哥哥的工作从此走上战地摄影师生涯。
7、昨晚2小时讲座,整晚黄功吾的话不多,是一个沉言寡言的老人,更多的时候是Peter
Arnett在说话。在我眼中黄功吾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慈祥老人,从他的脸和眼神看不出是一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
8、这就是黄功吾救下的女孩潘金淑。黄功吾在那一次拍摄中,用了莱卡和尼康,总共拍了8卷。那个场景拍了2卷,莱卡几乎拍掉一卷,“因为她一边跑我一边拍,她身上在烧,我不希望她失去生命,我扔掉相机,上去浇水给她灭火,然后带她到我的车上,开车到医院去给她治疗”。
13、很欣赏这幅片子,背景是战火中奔跑的小女孩,画面主体是经历过战火已长大成人的大女孩,强烈的时代对比,高举起受伤的手臂,无论从内涵还是视觉语言都很棒!
14、图片中的人是黄功吾与潘金淑
15、黄功吾使用徕卡和尼康相机,当时是用徕卡M2拍摄的,共拍摄了15张,从中选出那一张《战火中的女孩》。
黄功吾有4台莱卡相机,他认为作为新闻记者需要锐利的镜头,他喜欢用21、25、28这定焦广角镜头,认为 50毫米标准镜头拍起来相对慢。他喜欢广角,因为拍起来非常快。
16、以下几个画面是连续拍摄的,是整晚黄功吾说话最多,肢体表情最丰富的时候,因为谈到了他当时看到并且拍摄了的情景:被燃烧弹烧着的小女孩惊恐万状的逃命,她身旁,是一群对发生的事熟视无睹的美国士兵。潘金淑后背、肩膀、脖子都被烧伤了。。。。。。
22、
23、
24、
25、
26、曾经看过一本越战书籍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恐怖的女人莫过于越南女人。能背着孩子手持枪支上战场,唯独越南女人!她们在某些时候的战斗力和威胁性往往超过男性战士。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9、报告厅爆满,很多学生席地而坐。
40、越战年代的老战友相聚在和平年代的大学校园
41、匆忙拍下一张黄功吾赠送的经典作品《战火中女孩》,范院长兴高采烈地接过这张宝贝,据说市场价格是7000美金。再过几年肯定会继续猛涨到70000美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