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风俗---“食”功夫茶

标签:
越野mm摄影潮汕功夫茶潮汕文化层次功夫茶具 |
分类: 潮汕习俗 |
1、潮汕功夫茶起源于宋代, 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宋、元是中国工夫茶发展期,到了明代是中国工夫茶的鼎盛期,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阶段。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品功夫茶是潮汕风俗之一, 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早晨起床喝一泡茶,可以提神清肠胃;午饭后喝一泡茶可以助消化,晚饭后再喝一泡茶消除一天积食;当地流传一句话,可以无吃饭,也不能没茶食。
2、“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工夫”也作“功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成就的程度;空闲时间。“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或“功夫茶”。
3、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5、具有‘和、敬、精、洁、思’的文化精神。”内文主要包括用茶、选水、茶具、冲泡程式、品饮等五个方面内容,并按功能及需要,将潮汕工夫茶的作用分为生理需要层次、社交需要层次、休闲需要层次、审美需要层次、修养需要层次等五个层次。
7、工夫茶是潮汕一带品茶的一种风尚,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所谓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时必须很“工夫”(精细的意思)。
8、因为喝工夫茶往往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消遣、享受和作为迎宾敬客的重要手段。
9、饮茶程式、礼仪更是繁复。比如茶冲出来后,一般是冲茶者自己不先喝,请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盅,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盅,还有如果喝茶的过程,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
10、红泥土做的小炉子,烧的是木炭,煮水壶是陶瓷做的。
11、在露天喝功夫茶的一般收费是150元一泡茶,配一小袋木炭,一壶山泉水等等。租用整套功夫茶具费用100元。人们往往都是自带上等单丛凤凰茶去泡,喝不惯茶座提供的劣质铁观音。
12、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在这种酷暑的天气,周末露天茶座整天都是爆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