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观点:谈摄影的符号价值

标签:
越野mm摄影符合价值视觉语言朱光潜摄影艺术纪实性 |
分类: 论著.理论 |
2、如果从符号学的价值上说,人们无法否认符号活动所得到最大的成果就是语言。他们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体系,一种在各方面都符合符号本质规定的“纯粹符号”。因此,文学家运用语言不仅能够表达感觉世界中的现实存在,而且可以表达那些无可感觉的无形观念。也只有依靠语言,人类才能交流、沟通,从而反映出各种概念,反映出知觉对象或概念对象间的联系。然而,语言的形式并非万能,在人类需要表达的范围中,还存在着另一些内容和状态,它们属非语言所能表达却又非要表达不可的情感。

3、既然语言不能完成丰富的情感表达,人类的符号能力,就必然创造出服务于情感表现的另一种视觉艺术的符号——摄影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必然注定是一种非推论的形式,遵循这一套完全不同语言的逻辑。从摄影艺术降生的第一天起,他似乎就接受两项戒条:它不能是推论形式;它不诉诸人的抽象表现(非形象)。从而也造就了唯一的一种品格:它必须直接呈现于人类的视觉面前。准确地讲,摄影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视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基于这一点,摄影艺术可称为“表现性符号”(或称直观符号),可显示它于语言的推论符号的本质区别,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表现性符号的产生甚至比推论性符号的产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因为在人类最初的符号活动中,实际上就有过一种对符号更为基本的使用,即将经验构成某种形象性的东西。符号的最基本功能,恰恰在于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供人们观照、认识和理解。(1)

4、摄影艺术这种表现性符号得出现,为人类情感的种种特征赋予了形式。从而使人实现了对其内在生命的表达和交流。如果摄影艺术的内容是情感、冲动或激情的整个过程,那么,表现的手段,就绝不是真的行为举止,而是形式化的。为此,动作、姿态形式便构成为一种符号。正如朗格所说:“把这些内容传达给我们,知解力就不是相关的信号而是符号形式。”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借用具体真实的情感进行情感概念的抽象,抽象出的形式成为情感符号。艺术就这样“成为一种表达意味的符号,运用全球能用的形式,表现着情感经验。”摄影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比朗格的符号学理论更早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如语言、神话、艺术和科学,都是在运用符号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种种经验,概念作用不过是符号的一种特殊的运用。符号行为的进行,给人类一切经验材料以一定的秩序:科学在思想上给人以秩序,艺术则在感觉现象和理解方面给人以秩序。符号表现是人类意识的基础功能。人就是运用符号进行活动的动物。
5、从摄影艺术的发展中表明,需要阐释的理论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当人们殚思竭虑为摄影艺术本质论建立根据的时候,便会不知不觉的产生各种无休止的争论。
6、我们依据符号的二重性来谈纪实性,目的是将摄影艺术区别开来。说纪实性是摄影的基本特性是可以的,因为摄影指的是在一定的屋里、化学条件下把镜头前的客观实体原本记录下来的技术功能,这种纪实的结果本身不是艺术。它作为科学的手段被人们应用,是完全纪实的。由于这种传输活动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在摄影中作为实用摄影。实用摄影就是将摄影过程纳入到为人们认知、借鉴、保存、传播实物形象服务的关系系统。人们观看实用摄影照片,目的在于认识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实物本身。其画面形象只是指示被摄物,是被摄物的代用符号,本质上不是一种认识或感受的客体。实用摄影包括新闻、科技、广告、侦察摄影以及生活留影等。当然,有的新闻照片同时又是摄影艺术作品,有些广告、科技照片亦具有艺术性,但这属于实用摄影与艺术摄影的互相渗透。我们现在都看到不少具有审美价值的新闻照片,随着时间流逝失去新闻性,而只能作为摄影艺术品流传于世,这便说明了新闻和艺术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和本质。
7、符号的另一种性格是摄影的创造性——摄影艺术。它是一种实物形象信息和情感信息交织、融合构成的一种符号。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情感,艺术中各种形象、思想的传达都渗透这情感。但情感作为精神属于大脑的,只有大脑才是精神属性的承担者。摄影艺术作为反映出来的属性,就是一种信息符号,一种情感信息的符号。
8、艺术的信息符号有可再组合性,组合以后形成新的性质,摄影艺术就是由作为情感符号的艺术和作为实物形象的摄影组合而成的产物,是经过重新编码而具有了新质的符号。作品的内容、意义已不完全依赖被摄物,而具有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独立价值。摄影作品产生的情感符号,不只是表现作者的情感,还必须包含观众的情感。对它的接受,不是简单的复现和还原,同时也是观众的情感对象化。
9、信息的符号不是物质,作为信息符号的摄影艺术作品不是物质载体。一件摄影艺术作品可以被无数人分享,它不像一张实用照片只能被个人利用,这是由于符号的信息量不守恒而物质量守恒。摄影艺术形象的命运根据观众的接受意识的变化而兴盛、衰亡,它不像画面上的影像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具有创造性的摄影作品既有立体性、开放性的符号性格,又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并处在于环境进行纵横信息交流的“动态”系统,而纪实性的照片多数局限于信息符号流通封闭的“静态”系统。这种符号二重性格的产生,是因为信息符号的结构方式不受物质载体的限制。从符号学角度看,无论是纪实性还是创造性,人类都是用符号来记录和表达经验的。以往人们谈摄影的本体论或本质论,不从符号分析入手,忽略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因而就忽略了符号学背后潜藏着你能给予人的极有价值的启发。
(呵呵,在全国获奖并发表的的文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