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湄洲女--看湄洲岛红衣女人

标签:
越野mm摄影福建湄洲女风情万种 |
分类: 人生百态 |
1、福建沿海有三大渔女:惠安女、浔埔女和湄洲女。闽南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因为有了湄洲女、惠安妇和浔埔女而变得风情万千。这三大渔女不仅以贤惠和勤劳而闻名遐迩,而且以独具风采的服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之前我拍摄过惠安女和浔埔女,却还没有机会见到湄洲女。
2、居住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的湄洲女是何种打扮?通过搜索了解到“帆船头、海蓝裳,红黑裤子保平安。”是湄洲女最典型的打扮;但却无法从网上和书本上获取到相关湄洲女的照片,由此对湄洲女充满着强烈的好奇。今年春节本想踏实在家过年,大年初四却又临时决定去福建,奔赴湄洲岛寻访湄洲女行踪,顺便到妈祖庙祈福许愿。我期待在这次行程中能见到真实生活中的湄洲女。
湄洲岛是妈祖的诞生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是小岛女人苦难的化身,是男人们在恶浪中企求活命的灯塔和护身符。
4、也许是妈祖生前爱穿红衣,爱戴红花的缘故,在湄洲岛见到多数中老年妇女都身着红衣,头上插着一朵红花。有的还是整套红衣红裤。
5、乘坐着摩的穿梭在不足15平方公里的湄洲岛上寻找湄洲女,功夫不负有心人,接近中午时分,在渔村路边,我终于很幸运地遇见了一位身着蓝色布衫,梳帆船髻的地道湄洲阿婆,她天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花几小时时间梳帆船髻头,依旧保持着老一辈传统湄洲女风俗习惯。
6、80有余的阿婆,虽然年事已高,头发却梳得一丝不苟,这种头发的特点是,头的中后部梳成一个高出七八厘米、成半孤型竖起的类似船帆的发髻,两侧别着几根发卡,头顶处则是一个圆圈型的摞髻,上插上一根大的银针,摞髻上有一段缠着红线,整个发髻还有绢花相配,煞是耐看。
7、高贵典雅的“帆船髻”是我对湄洲女发型的第一印象。
8、阿婆很慈祥,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我与阿婆合影留念。她老人家要到市场买菜。
9、古时候的湄洲女,每天早晨早早起床梳弄头饰,需要花费2-3小时时间;如今的湄洲女,在头饰与服装打扮上已逐渐简约,大部分中老年妇女都穿红衣,头戴红花;而渔村里年轻女子为了在妈祖庙当导游招揽生意,偶尔也会穿蓝红搭配的斜襟大布衫,红黑两截拼成的裤子在街边吸引游客。
10、湄洲女人喜欢红色,在菜市场我见到满目红艳艳,视觉感官非常的刺激。
13、商店里,大街上到处是这种以红色为本色的服装。那天我也身着红色线衣,红色外套,与红衣湄洲女非常融洽的揉合一起,和谐美好灿烂。
14、首次在红色的人群中扫街逛街,觉得很新奇。
16、红色代表了热烈的感情,热情开朗的性情。
17、市场里的人们
20、她们厚背阔腰粗腿,见不到丝毫艺术化了的靓影。虽然粗糙的黑脸却总会挂着满足。湄洲女与男人同舟并肩,承担起海上繁重的体力劳作。今天的湄洲女,顶起了湄洲岛大半个天。在家里,她们是里外一把手,付出比男人更多的辛劳;在地头,在海上,她们和男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21、红衣服,红裤子和红花,凸显湄洲女爱美和爱生活的天性。
22、在湄洲岛,湄洲女着衣没有年龄的差别,红色是主流。
23、湄洲女的年过得红红火火。
24、市场里的物品非常的丰富
25、新鲜的蔬菜
26、市场里人头挤挤,卖的尽是活蹦乱跳的海鲜,看到的是满目红色的喜庆。
27、渔村的市场,充满新年的味道。
28、回家路上
29、鞭炮、水果礼品盒,喜庆洋洋的新年。
30、祭拜妈祖的香烛。
33、湄洲女擅长晒虾米,鲜美可口。
34、妈祖是最杰出的湄洲女。妈祖是一个只在宋朝活了28个春秋的年轻女子。关于海神的传说:默娘(妈祖)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渔船或商船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等等。江河湖海都有妈祖的身影。
被浪涛簇拥着的湄洲岛怎么看都显得孤独。不孤独的是立于牛头尾山头的妈祖雕像,因为她望得见世上3亿信众的虔诚,望得见2500多座遍布世界各地供奉她神像的宫庙。
35、乘坐摩的穿梭于湄洲岛大街小巷,这就是我寻访湄洲女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