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国东吴到解放前 上海部分寺庙
(2012-07-21 15:17:56)
三国吴~1950年其他部分湮没寺院一览表
寺院名称创建时间宗派地址简况
菩提教寺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
嘉定区梁天监二年(503年)更名唐兴寺。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赐额菩提教寺。后毁。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僧海月重建。
方泰教寺梁天监二年(503年)
嘉定区唐大中三年(849年)赐额。天复三年(903年)吴越钱武肃王宣赐图记。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寺毁于兵燹。乾道三年(1167年)重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寺毁。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屡修。
护国教寺梁天监年间(502~519年)
嘉定区北宋天禧中(1017~1021年)赐额。元泰定二年(1325年)、明永乐九年(1411年)均重修。不久毁尽,仅存大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建。
保安教寺梁天监年间(502~519年)
嘉定区初为庵,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改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毁于倭乱。万历年间募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兵燹。
昆福寺梁天监年间(502~519年)
嘉定区原在江湾,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移建于顾泾,圮于海潮,后移之月浦口,僧性中参与编纂《大明三藏法数》,敕赐紫衣。
澄鉴禅寺唐天宝六年(747年)禅宗金山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僧筠所、果林募修。陈继儒撰澄鉴禅寺《重修记略》。书法家董其昌游该寺,写下不少寺碑,今存其一。清同治元年(1862年),寺遭兵燹。民国18年(1929年)改为牧场。
普照讲寺唐乾元年间(758~760年)
松江区初名大明寺,相传原为西晋陆机旧宅。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赐改普照讲寺。苏东坡任杭州通守时,与住持慧辩为方外交,常游该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曾重建。淳佑八年(1248年)寺遭火燹。元至元十九年(1282)至三十一年重建,张之翰撰有《普照寺藏经殿记略》。大德七年(1303年)重建千僧堂。明宣德至正统年间(1426~1449年)重建。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先后建正殿、三大士殿、西方殿等,黄翰、张蓥分别撰有《重修普照寺记略》。清代,殿宇失修,几近圮废。雍正三年(1725年),上海妇女捐资重建,王顼龄撰《重修普照寺记略》。
奉圣寺唐贞元年间(785~804年)禅宗崇明县僧道成凿井得甘泉,因而建寺。北宋绍兴初(1131年)陆思兼、谢之刚修建,蔚为大丛林。明初增建千佛阁,后废圮。万历中(1573~1619年)里人张儒重建。又废。
隆平寺唐长庆元年(821年)禅宗青浦县青龙镇原名国清院,也称北寺。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僧宝重修。元丰五年(1082年)陈林撰《隆平寺藏经记》。明嘉靖期间(1522~1566年)改为城隍庙。
布金禅寺唐太和二年(828年)禅宗青浦县大盈塘原名法禅院。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名布金禅寺。宋陈舜俞撰有《布金禅寺经藏记》。
妙常庵唐太和年间(827~835年) 金山区枫泾镇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燹,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励志小学。
普门教寺唐大中十二年(8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