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一部上河图--读长篇小说《寺门》(上篇)
(2010-04-18 07:10:31)
标签:
书评
寺门
抗日战争
开封
王少华
杂谈
|
分类:
2009
|
提起河南开封,我能说出什么呢?好像有名的人是包公和岳飞,杨家将也是开封的吧。还有《清明上河图》画的也是开封的景象,这个是刚从巧克力公园里学来的,看来爱吃也能吃出知识点。还有什么呢?我不知道了。
在祥符王少华的博客里看到了长篇汴味小说连载《寺门》(上篇),汴味是什么味?我有点儿兴趣了,看看到我这能变成什么味儿。打开第一篇就想应该用什么味儿读呢?记忆中唯一和河南有关的调调儿就是豫剧《花木兰》的唱段: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儿不如男。是不是这个味儿呢?嗨,就按这个味念吧。
小说《寺门》(上篇)是从1938年日寇攻占开封说起的,主要的地点就是寺门,开封穆斯林的聚居地。人物是查二哥、尚社头、海阿訇、尔瑟、老马、白凤山一干穆斯林兄弟,还有八妞、郎三、封先生、洪芳等开封的百姓。并且有一个非常多面立体的日本军官高桥。这些人物在作家笔下给读者演出了一集又一集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连续剧,也描绘出日军铁蹄下开封穆斯林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鲜活有趣的宗教和民俗场景。
查二哥,极其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仗义但是很鲁莽,基本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糙爷们儿。但是他同时具有草根百姓的小狡猾,生活中历练出来的小盘算。日本鬼子高桥来到开封后住进了查二哥家,手无寸铁的查二哥就想方设法的让日本人难受,斋月的夜里偷日本饭,打高桥的老婆。当国民党的抗日代表郎三找到查二哥让他帮助大收藏家封先生转移收藏品时,查二哥义不容辞的参与了这次为国家出力的行动,后来因行动中的纰漏险些丧命。后来又帮助游击队试图抢回封先生被日本人掠走的文物,在斗鸡上做手脚企图在人气上灭小日本的威风。查二哥能算是个抗日英雄吗?他也许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他用自己方法谱写了一曲汴味的抗日小调儿。查二哥有时候还真挺鲁,他能和日本人斗气举着水车走过一条街,他能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偷斗鸡而用破瓷片一下一下的割破自己的胳膊,并且把瓷片嚼碎吞到肚子里。可是查二哥坚持自己的信仰也是坚定不移,结果让小日本狠狠的戏弄了一把。
日本鬼子高桥,也是一名伊斯兰教徒,可谓学识渊博。他精通中文和英文,通读中国历史,对伊斯兰教义也是烂熟于心。作为日本侵略者,高桥杀人不眨眼,掠夺中国文物,他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是不可饶恕的。但是高桥作为一个男人,他对一个开封女人洪芳的爱却也是让人刮目相看。他能为了洪芳违反军纪,他能为了洪芳在日本投降后,跟他回到日本给国民党军官下跪。这样的举动让读者不由的暗自叫好。还有洪芳、八妞等等,每一个人物在《寺门》中都是栩栩如生,鲜活丰满。
一边读着小说《寺门》(上篇),一边还能想象出早年开封的美食,寺门跟儿的汤锅和锅盔、胡辣汤、花生糕,穆斯林的经堂席,还有芥菜扣肉,边看边咽口水。不知道今天的开封是不是还能吃到这些令人垂涎的美食。除了美食,开封还有很多的民俗和玩意儿,恐怕也都是几百年的传承,现如今也都慢慢的没落了。斗鸡的发源地或许就是在开封,王少华先生绝对是斗鸡发烧友,小说中对不同类型的斗鸡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斗鸡,如何训练斗鸡,如果喂养斗鸡都有着详尽的描述,最最精彩的是当斗鸡在比赛前夕生病了之后,洪芳出了一个给斗鸡吃牛肉加大烟膏的主意。这招不知道真是我们的勤劳勇敢的开封人民发明的,还是仅仅是个传说。反正兴奋剂还是相当的管用,在斗鸡场上中国的斗鸡和小日本的斗鸡同归于尽。
读罢《寺门》(上篇),绝对是意犹未尽。这应该是又一部开封现代历史风情长卷的开篇。从抗日战争开始,后续少华先生会给我们带来解放战争的开封,新中国成立时的开封,或者还有,还有......我的眼前闪现着很多很多的画面,续写的上河图将会是一部用数字光影组成的鸿篇巨著吗?阅读浓浓的汴味小说后,请问少华先生:眼望儿寺门跟儿还有啥好吃的,恁给俺当个向导,中不?俺这就去了,恁有空冇?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