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初中生物复习中怎样解答判断血型的问题
(2012-09-04 10:07:50)
标签:
转载 |
分类: 医学 |
山东省昌乐县唐吾镇中学
在初中新课标不同版本的生物教材中,对人类的ABO血型系统都进行了讲解,讲到了ABO血型中红细胞中所含凝集原的不同及血清中所含凝集素的不同;讲到了输血的原则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的情况下,异性之间也可以相互输血,但又强调,异型之间的相互输血不能太快、太多(找不到同型的输血者,且输血量少时可以)。其中的相互输血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某人的血型 |
可接受的血型 |
可输给的血型 |
A |
A、O |
A、AB |
B |
B、O |
B、AB |
AB |
A、B、AB、O |
AB |
O |
O |
A、B、AB、O |
|
|
|
根据上表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除同型之间相互输血外,O型的血可以输给其它血型的受血者即“万能输血者”,AB型的血可以接受其他各型的血液即“万能受血者”。
在中考复习中出现了这样的练习题:
1、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对10人的血型进行鉴定,其中6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有2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发生凝集反应,有1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数依次为:
A
2、下表为某家庭成员的血型,请分析回答:
成员 |
红细胞凝集情况 |
|
父亲 |
能被妻子、女儿、儿子的血清凝集 |
A |
母亲 |
只能被其丈夫、女儿的血清所凝集 |
|
女儿(姐) |
不能被父亲、母亲、弟弟的血清所凝集 |
|
儿子(弟) |
只能被父亲、姐姐的血清所凝集 |
|
(1)请在表格中填出其它成员的血型
(2)父亲因病急需输血,家庭成员中谁能为父亲输血。
3、甲、乙、丙、丁、戊五人旅游途中发生意外,甲因受伤急需输血,血型鉴定结果如下: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抗A血清 |
- |
+ |
- |
- |
+ |
抗B血清 |
+ |
- |
+ |
- |
+ |
注:“+”表示红细胞凝集,“-” 表示红细胞不凝集。
据表分析输血时应首先考虑
A
戊
要想学生能够顺利的解答这些题目,老师在讲解ABO血型时,必须向学生讲明: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是以红细胞中所含凝集原的不同来划分的,在人的血清中有与红细胞的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但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自身的红细胞的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这样四种血型中红细胞所含凝集原及血清中所含凝集素的情况如下表:
血型 |
红细胞中凝集原 |
血清中的凝集素 |
A |
A凝集原 |
抗B凝集素 |
B |
B凝集原 |
抗A凝集素 |
AB |
A、B两种凝集原 |
无凝集素 |
O |
无凝集原 |
抗A、抗B两种凝集素 |
从表中可以看出:抗A血清实际上是B型血清,抗B血清实际上是A型血清。
输血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在解决以上题目时,最好的方法是:把出现血清的血型看作是具有该血型的受血者,把出现红细胞的血型看作是具有该血型的献血者,然后根据不同血型之间的相互输血关系,进行推断。
第1题的推断如下:用A型标准血清与B型标准血清鉴定10人的血型,看作有一个A型血的人和一个B型血的人需要输血,即看作是A型血和B型血的两个受血者;而被鉴定的10个人看作是献血者。题中有6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即有6人不能为A型血的人输血,根据不同血型之间的相互输血关系,初步断定这6个人的血型是B型和AB型。有2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发生凝集反应,即有2人既不能给A型血的人输血,也不能给B型血的人输血。断定这2人的血型是AB型,那么由B型和AB型共6人,得出B型的人为4人。有1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反应,即有1人既能为A型血的人输血也能为B型血的人输血,即有1人为O型;10人中有AB型2人,B型的4人,O型的为1人,则A型的3人。答案为C。
第2题把父亲、母亲、女儿(姐)、儿子(弟)分别作为献血者,其他成员作为受血者进行推算,得出:母亲的血型为B型、女儿(姐)的血型为O型,儿子(弟)的血型为B型,自然父亲因病急需输血时,只有女儿能为其输血。
第3题是用抗A血清和抗B血清来对五个人的血型进行鉴定,抗A血清是B型血清,抗B血清是A型血清,然后推算同上,得出甲因受伤而急需输血时,首先考虑丙,因为丙与甲是同型血,都是B型,答案为C。
只要掌握了这个原理,学生就很容易的解答出判断血型和选择献血者等几种类型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