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生命人寿解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靠人力推动

(2011-08-18 18:47:59)
标签:

转载

2011年05月10日01:35第一财经网站陈天翔我要评论(0)
字号:T|T

要不是和行业内的一家话题公司扯上了“关系”,无论是已搬离上海的生命人寿,还是已离开京城前往深圳的新华人寿原总精算师杨智呈都不会受到如此高的关注。不过在经历了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超高速增长之后,倒也是时候该把注意力集中回杨智呈的当下身份,即生命人寿的总经理,以及他领导的生命人寿。

快速增长靠人力推动

受整个宏观经济,及“银保新政”等因素的影响,几家份额较大的寿险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从保监会公布的去年全年和今年一季度保费收入情况数据来看,生命人寿的增速迅猛。数据显示,生命人寿在去年全年的保费收入为153.18亿元,同比增长120%,各主要渠道的增幅也在130%以上;另外,今年一季度,生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90.78亿,增长幅度达到了173.6%。

“事实上,由于生命人寿的保费规模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仍然不是太大,因而生命人寿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发展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状况。目前我们的发展还是靠主观能动性,靠增加人力、渠道、机构等。这是中小公司的特殊发展阶段决定的。”杨智呈对《第一财经(微博) 日报》记者表示,生命人寿的快速增长其实质还是由人力增长来推动的,“我们目前正在大量建设三、四级机构。机构数量的增加,也往往出现业务的快速发展,在规划中,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的时候,生命人寿的机构建设方面的工作可以基本完成,届时会有1000多家机构。尽管和几大同业公司想比,仍属于偏少的情况,但我们会比较重视新机构的筹建质量问题。”

杨智呈透露:“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会承认,一家 保险 公司是否能够经营好,关键是看有没有好的各层级的管理干部,以及公司的战略意图是否能够很好很有效地执行。新机构在招募人员的时候,当然会有投入,但花钱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些投入能不能来‘真人’和‘真业务’。比较而言,我们的业务增长实际上是规模效益的同步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成本其实是下降的。”

不存在“一招鲜”

去年生命人寿强调个险和银保两大渠道,在一些新筹建的市场,甚至停掉了原本规模比较小的团险渠道,“我们的策略是,等这些地区做大了个险和银保,再回过头来去争夺团险市场。新建机构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开业后几个月的规模和增速都会比较大,到了后面就会有所回落,有些就会成为所谓的‘弱体机构’了。我们会铺机构,但不会滥铺,如果筹备质量不高,之前的增长都会掉回去,而且财务负担也会越来越重。”

杨智呈表示:“我们现在每开设一个二级机构,都会要求他们在开业后的第一个月保费收入超过500万元,前三个月累计超过1000万元。换句话说,就是每开设一个机构,这个机构都必须是要赚钱的。”

事实上,现阶段的生命人寿和其他同业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也还谈不上有什么“一招鲜”,但这并不代表生命人寿没有在这方面有过探索。杨智呈举例说,目前该公司已经和银行就电子银行业务开展一些电子保单的服务,这就脱离了原来传统银保渠道只围绕网点开展业务的思路。

“按照我们的预期,生命人寿在今年应该可以完成保费收入300亿元,明年摸高到500亿元。”杨智呈称,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从300亿元跃升到500亿元的平台,并不是特别难,难的是从100亿元到300亿元的平台,“如果能达到500亿元的平台,那么这家公司就应该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公司了。”

频繁注资为哪般?

如果仔细留意,不难发现生命人寿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的增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在国内保险行业是极为少见的。杨智呈在采访中表示,在2010年时,生命人寿共获得了3次注资,今年一季度再获股东注资,使资本金达到了66.7亿元;偿付能力由2009年的153%提升到2010年的200%的水平,“我认为,资本规划更为重要,我们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资本金规模可以达到100亿元以上。这样就可以基本解决生命人寿未来两年内的偿付能力问题。”

杨智呈表示,现在整个行业都面临一个矛盾,那就是一方面,保险行业有相当大的发展机遇,而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资本金筹集又遇到了一个瓶颈问题。“公司股东能给生命人寿持续的注资,这对包括我在内的经营层来说是种极大的支持。生命人寿在过去经历过一些风雨,也出现过一些曲折,现在有了比较快的发展,股东对现在的生命人寿也比较看好。”

IPO尚不在考虑范围

在早些年,当时生命人寿的部分股东和经营者曾提出过上市计划,杨智呈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讲,“上市”还没有进入生命人寿的议事日程。“很多公司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都会走向公众化,但上市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不少公司都需要做很多年的努力。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是一家上市保险公司的话,那么当期的盈利能力是比较被看重的。”

他认为,这样的话,投资者一般会对这家公司的续期业务有一个要求,“比如说,续期占了一半的保费收入,那么这家公司可能就比较符合投资者的要求。从目前来讲,生命人寿的发展,可能还没有到可以去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的阶段。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去创造价值了,我们可以把公司的价值做到高了,这同样重要。现在我们所做的就是业务的发展、品质的提升和寻找比较创新的商业方式。”

杨智呈称,不应该把资本筹措的方式都押宝在IPO上,毕竟资本市场是否配合、时间窗口是否良好都是很关键的因素,“如果把筹资压在IPO上,那么公司的经营层可能就会比较被动。而我们的计划则是要体现‘以我为主’,不会太过于被动。”

作为国内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代表,生命人寿于去年底拿到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批文,这也是首家设立在深圳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采访中,杨智呈透露,生命人寿正在积极推进集团化的规划和发展,包括希望能够获得财产险和养老险公司的牌照。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现阶段,应该还是以积极争取产险和养老险的牌照为主。但具体实践来看,如何走出一条集团化经营的道路,这对每一家公司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战略,因此我们会先去争取,但至于怎么才能做好,那还要看自身的努力和监管要求。”http://www.qq.com/favicon.ico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