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巴兔们的互联网家装梦,为啥满地坑?

(2018-01-29 13:14:13)
标签:

杂谈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陆涵之

以解决传统装修痛点为核心的互联网家装,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半年前,家住上海的李想(化名)购得一套二手房,出于年轻人对互联网的好感,加上低价诱惑,他决定将装修交给一家大型互联网家装平台。

但随后李想发现,在装修过程中,他仍需要像“人肉摄像头”一样,蹲守在自己的新房,确保各个环节没有猫腻。互联网家装平台声称的“解放业主、高效透明”,并没有出现。

与李想有同样困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互联网家装成为趋势后,整个行业看似焕然一新,但即便发展到了2018年,回到装修环节,消费者依然面临一些行业顽疾。

 

痛点仍在

“互联网 ”对于传统家装行业是个很好的风口,但想要解决行业痛点着实不易。这一点,不仅是消费者,互联网家装行业领头羊公司土巴兔深有体会。

在做稳平台信息撮合模式的生意后,土巴兔一度将“垂直业务”作为公司关键业务,即不只提供信息展示服务,还深入到具体的装修环节。

2016年,土巴兔推出了“云工长”服务。云工长模式本质是指越过家装公司,让用户直接与工长接触。这类模式是互联网家装的独特产物,平台连接用户与线下团队,去中介、去渠道化,能够为用户省去家装公司介入的成本。

不过很快,土巴兔重回平台赛道。2017年开始,公司创始人王国彬将核心转向“赋能”,期望专心做好平台角色。

土巴兔公关总监李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云工长”业务是土巴兔为做好平台而进行的业务尝试,并非期待盈利。

这与一年前的定位有所出入,一方面是平台流量汇集后的顺势转型,另一方面,也是互联网家装平台未能如愿切入垂直业务领域后的无奈选择。

一些尝试做垂直业务的互联网家装公司发现,即便经过一系列的家装线上化,家装市场依旧存在签了合同不按时开工、装修材料不合格、纠纷维权难等问题,“施工不靠谱、材料不靠谱、售后不靠谱”的现象,依旧存在。

京东居家生活部一项针对互联网装修的调研数据显示,有三成用户担心互联网装修的合同暗藏陷阱,20%用户担心装修公司偷工减料,16%的用户认为设计不合理,14%用户认为价格有陷阱。

问题出在哪?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副秘书长谢鑫认为,装修是一门极其复杂且周期长的学问,普通用户并没有能力检验装修各个环节,现阶段无法脱离装修公司的服务。

在他看来,线下交付并非互联网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也与互联网特性不相符。如果一个具有完整互联网基因的平台尝试重度垂直,将会丧失了平台属性。

“迄今为止,声称重度垂直的互联网家装公司,无一例外受到了重创。”谢鑫说。

 

家装“晚熟”

实际上,在“互联网 ”行业中,互联网家装起步很早。平台型互联网家装公司几家领头羊,比如齐家网和土巴兔,分别成立于2005年和2008年,均已年过10岁,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算是元老级公司。

但直到2015年,这个行业才受到资本热捧,市场快速升温。网易家居《2016年互联网家装白皮书》显示,2015年下半年,市场上一度有超过200家线上家装平台及企业。

在当时,资本方和互联网家装平台对外的宣传重点,是互联网 装修可以直击用户痛点、推动产业透明化。谢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互联网的确给家装行业带来了一些积极变化,不仅让交易透明度和效率大大提升,也提供了更多服务手段,家装的消费端由此发生了质的改变。

但2016年开始,同质化竞争引发了一轮行业洗牌。无论是平台型还是重度垂直型企业,大都以“0增项”、“环保”等为营销卖点,平台业务之间未见明显的差异化。

很快,家装360、美装、宅师傅、宜居家装网等一批互联网家装公司和项目阵亡。2016年下半年,市场上的从业公司减至120家左右。

即便是行业龙头企业,与其他“互联网 ”行业相比,发展速度也稍显“寒酸”。

根据易观数据,成立10年的土巴兔,目前在互联网家装平台居行业首位,市场估值超过20亿美元,属于独角兽行列。

但同样千亿规模的“互联网 线下服务”市场,程维2012年在共享出行领域推出的滴滴出行平台,经过6年发展,估值已达600亿美元;2010年成立的美团,2017年估值也达到300亿美元。

而在资本方面,经历了2014、2015两个融资大年后,整个行业也进入一波低潮期。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互联网家装融资情况明显降温,2016年融资企业数量为46家,同比减少7家 ;融资金额为为38.71亿元,同比下降28.40%。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或许,互联网家装行业才刚刚褪去虚火,进入真正的起步期。

 

回归线下

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年度分析2017》称,互联网家装进入下半场,口碑为王的时代正在到来。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消费升级,国人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转变,在新经济形态下,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关心装修质量、装修价格和装修效果。

易观一位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互联网家装平台应该告别以往只提供信息服务的商业模式或者低价、短时间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回归线下,重新树立高质量、高品质的行业口碑,建立起完善的监控机制,杜绝家装公司各种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的行为,保障家装产品或公司的质量及服务水平。

除了回归线下的服务和质量,技术也是突破行业问题的关键。

王国彬曾在黑马学院的演讲中表示,希望通过技术真正有所成。李玫告诉记者,土巴兔目前从科技提高交付端质量的手段主要为两类,大数据反馈和“图满意”,即通过3D云设计、VR、AR等技术,提高效果图的质量和出图速度。

在一些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中,互联网家装的未来也被描述为得益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持,朝着绿色家装、智能家装的全新方向发展。

虽已有尝试,但当前互联网技术与家装领域的融合,主要还是建立平台、推动线上交易以及企业提供线下服务这几个层面。

尤其是互联网家装平台所强调的互联网赋能,依然停留在交易的前端——即模式端、概念端和营销端,为家装行业提供与市场接触的方式,带来双向信息流动。

谢鑫认为,这并不是科技赋能的本质。在他看来,装修作为一个产业链极长的工程,除了前端渠道升级,后端实际操作更为重要。真正的科技赋能,在于工艺赋能和工具赋能。即使销售方式被演绎得天花乱坠,家装业提供的服务还需要工艺和工具实现。这两者如果不发生变化,互联网家装业的腾飞无从说起。

“从工具端看,目前装修技术的科技含量过少,依然以人工为主。在工艺领域,目前的水准也与十年前的工艺并无太大差别。目前的互联网家装,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谢鑫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