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如甲醛超标事件,折射租赁时代的多重挑战

(2017-12-20 13:26:15)
标签:

杂谈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陆涵之

房屋租赁平台自如近半个月面临的质疑,比之前六年加起来还多。

一切都源于12月被媒体曝光的“出租房甲醛超标”事件,不少租客反映入住自如的出租房后,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还有少数租户被医院诊断为“疑似甲醛中毒”。

尽管在随后,自如公司通过官微及相关媒体公开致歉,并表示“积极面对存在的甲醛超标的问题、绝不推诿”,但仍免不了陷入舆论漩涡中。

在指责自如未能尽责保障房客权益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不应该被忽略,那就是,问题仅止于一家公司管理不善层面吗?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拥有1.68亿租户,占人口的12.1%,未来10年,租房人数将增至2亿。房屋租赁市场日益火爆,由此催生的各种新问题也将接踵而至。

没准备好迎接“租赁时代”的,不止自如。

 

“中介”变“二房东”

房子质量出现问题,按理应该找房东解决,为什么作为中介角色的自如背上了这口锅?这就要说到自如的商业模式定位。

2011年,链家地产推出自如租房产品。有别于母公司链家的中介模式,自如的模式类似“二房东”:从房主手中吸纳闲置房源进行改造并再次出租,房源由自如统一运营。

数据显示,成立至今六年时间,自如已经获得超过100万用户以及20万套房源,是国内最大的分散型长租公寓运营商。

不仅在运营模式上有所变化,细分业务上也是如此。

目前,自如旗下分为自如友家、自如寓、自如驿三部分租赁业务。其中,自如友家即是合租业务,将房屋分成单个房间出租给用户。对于承担不起整租费用苦于找室友的租客而言,自如友家成为了解决方法之一。这让自如友家成为自如品牌房客基数最大、回报率最高的一款产品。

除了租赁业务,自如还开发了配套延伸业务。比如,收取服务费后提供管家式保洁服务,房屋问题、家电故障手机上直接报修,租客交房租可以使用“白条”功能等。

换言之,自如在租赁交易中,已经从单纯的“中介”角色,变成同时肩负“二房东”和“管家”角色。这种角色的变化,自然带来了责任的转移。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在完成房源的委托与交接后,如果在房源上出现问题,自如作为租赁的甲方,应该对乙方租客负责。

事实上,这几年,类似自如这一类型的“中介型房东”不在少数,蛋壳公寓、平安好房等一批新生的租赁平台,都和自如类似,采取统一装修和管理模式。

 

2.0租赁时代

这些“自如们”快速发展和角色变化,背后其实是整个租赁市场的巨大变化。

首先是政策层面。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盘整阶段,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被提上议程。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随后,超过50个城市发布了有关住房租赁的政策措施。

在市场层面,政策激发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房企与金融机构加速涌入。

比如,万科以泊寓品牌为切入口,计划在2018年拓展45万间;碧桂园集团提出,力争在2020年做到100万套长租公寓;越秀地产也在2017年中期业绩会上宣布新业务将以养老及长租为主。

在资本层面,金融机构在积极推出各类租房贷款,互联网企业也力推线上金融服务。

可以说,在政策力挺下,在市场各主体的刺激下,租赁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如果再细究下去,这个租赁时代更确切地说,并不是之前以个人房源租赁为特征的1.0版本,而是企业和运营商平台集中运营的2.0版本,并且当前正处于1.0向2.0版本的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租赁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严跃进说,严格意义上,市场的形成需要包括市场参与者的参与数量较多、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有较好的市场配套组织等。目前的市场仅具备了参与者数量,其他两点还处于萌芽阶段。

 

监管待完善

过渡期,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成熟,各类主体情况和权责复杂,出现问题,也就不难理解。

在过去,当租房出现问题,房主是第一责任主体,中介作为连接房主与租客的信息平台,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监管作用,包括双方在交易、签约以及后续责任判定各方面细节。但当中介变成“二房东”、扮演与租客交易的第一人角色时,谁来负监管之责?

比如自如这次的“甲醛超标”,其实此前各类网上租赁平台中,类似的质量问题不时被曝光,只不过自如作为行业龙头之一,被放到聚光灯下,更易受到关注。

新华社在一篇文章提出,在一些地方相关的租赁管理规定中,虽有绝大多数都规定了出租房屋的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应当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不得危及人身安全,但在这些租赁住房装修空气净化处理方面,仍是空白。

虽然自如等租赁平台也都表示,“对房屋装修的所有家具材料都有严格的标准”。但在缺乏有效的外部强制标准和监督时,企业的标准在执行层面能否避免出现管理漏洞被“打折扣”,谁也无法百分百保证。

因此,此次自如的甲醛超标事件,不仅是对租赁企业在管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一次警告,也是对监管部门管理智慧的一次考验。

在一些法律人士看来,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能只靠企业自律和舆论监督,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真正保障房客群体的权益,细化、完善配套制度,将租赁公司提供装修质量监测、确保空气质量良好等纳入规范中。

而且,不仅是装修安全,严跃进认为,后续各地应加快制定体系化的准则,同时建立租赁监管平台,对房源的接收、装修、验收等全链条进行流程化的导向和管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