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婉约 书艺风流——记青年书画家王长利
标签:
书画艺术王长利杂谈 |
豪放婉约
——记青年书画家王长利
初次见面,王长利先生便给我留下了健谈而又知识面颇广的印象,谈艺术、聊时政、侃经济、话军事……说实话,当今人们接触和关心的方方面面他都能讲的头头是道,就连我们很少接触、且知之甚少的中国古文字他亦有所研究。作为一个青年书法家,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如此高的悟性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http://s5/mw690/636b4deftd1ace5e2b9c4&690
http://s10/mw690/636b4deftd1ace694c189&690
http://s12/mw690/636b4deftd1aceae4601b&690
http://s8/mw690/636b4deftd1aceb719857&690
王长利先生的行书由宋四家上溯二王及晋人笔墨,其用笔和功力均十分到位。苏轼的厚重劲健、纵横洒脱;黄庭坚的岫云环山、变化丰富;米芾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蔡襄的圆活灵动、典雅工丽以及二王之俊逸,旭、素之飞动等,在王长利的学书生涯中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王长利先生的书法之所以结字自然舒展,如行云流水。既融进了碑之雄肆古茂、又纳入了帖之流畅飞动,恐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不甘寂寞,悉心研习历代名家墨迹。这种“天天与古人对话”的学书方法,使他能够“撷英取华,融汇贯通”。糅诸家体势笔意于一炉。
当然,王长利先生明白,学习古人和名家并不是照搬照套,一味的模仿,他深知学古法重在理解,聪明的书家不应拘泥于严谨的法度,重视临碑习帖这种看似有些恋“古”的创作态度,并没有使他受到束缚。他以自己的聪慧去理解和研究名家的笔法,“师古而不泥古”。尤其是他能够把绘画上的笔法引入书法,使其用笔结体自然疏朗,不仅比划有浓淡枯润的变化,而且令作品空灵淡雅,满纸清气。形成了自己雅而不媚、强而不俗的独特艺术风格。
http://s2/mw690/636b4deftd1acf51d0191&690
http://s6/mw690/636b4deftd1acf70cf8e5&690
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海诗书画院副院长的王长利先生,近年来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书法大展并获奖,有些作品还被国内外友人收藏。同时他还热心于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推广,多次代表书协参加书法普及讲座。此外,作为北京书法家协会的会员,王长利先生还多次在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等活动中担任评委。
冷传训
2012.12.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