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格兰“格”命史

(2009-03-10 00:02:11)
标签:

杂谈

以Burberry和Daks为代表的格纹设计,曾是苏格兰的国家图腾,每个苏格兰人都是用它来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家世。时间长了,格子纹也被人们看作是英国人的代名词,传统和绅士的象征。Tartan Trend在T台上从08 AW一直劲吹到09 AW,从伦敦到丹麦,到米兰巴黎再到纽约,全世界街头的“格”命精神不朽。

http://img.bimg.126.net/photo/sDLOnNh5R91EDNBvdkJvWQ==/2581125536438051178.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095hGwmTziT66nyszPmLUw==/2581125536438051179.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4o1ZuXA3QOsYc0kfK9LA0Q==/2581125536438051180.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pIOmigL-jf1ZDti5z_yyMQ==/258112553643805118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uj0vxa9SANhWpNv-42AT-Q==/258112553643805118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ZpM_3FPbOxAEBkdqdclYtw==/2581125536438051185.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uAHNitm8fQY_7-45NV-Fmg==/2581125536438051186.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Qq4tqJFDS86msCgTjgeOtA==/2581125536438051187.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8uQEN4WI7PowmPe5Bw78yA==/2581125536438051181.jpg

 

关于格子的那些事儿

说到Tartan的流行,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苏格兰的大文豪Walter Scott。当年乔治四世代表英国汉诺威王朝巡访苏格兰,在欢迎仪式上,正是他安排苏格兰各家族首领穿上代表自己家族格子纹图案做成的Kilt来参加聚会。这下让Tartan一夜成名,从此在英格兰流行起来,其中不乏众多的皇室成员。维多利亚女王和其夫阿尔伯特亲王把她们在苏格兰Balmoral行宫里的每一间房间都用自己独创的一种格子纹来装饰,并且将这种格子纹起名为“Balmoral”。现在,这种格子纹已经被钦定为皇家专用。

Tartan最开始被时装使用,是作为内衬用在风衣类的产品里面,不过这样的设计随后就让大家陷入了一种混淆,因为大家分不清楚你到底穿的是Burberry还是Daks。 于是,效仿苏格兰家族的方法,每个品牌也都不约而同的设计了自己独有的Tartan:Burberry是浅棕底色加上白黑红线条;Aquascutum是黑棕黄三色的均粗线条组合;Daks也是以浅棕色打底,加上黑红两色均粗线条;而Pringle of Scotland跳出了这个圈圈,以菱形示人。

不过时尚的潮流就是这么漂浮不定,当这些老牌劲旅在努力让自己更年轻的时候,那些时尚的弄潮儿们则在刻意让自己更“老道”些,而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皇太后Vivienne Westwood,这位把马耳他十字和土星当做标志的英国无冕女王。当她功成名就后,最终沉浸在她最熟悉也最陌生的英伦文化中,整日研究大英帝国的服装发展史,自然不会放过戏谑Tartan一下,最后选择与苏格兰北部传统格子呢厂商Harris Tweed展开了深入的合作,索性连自己的Logo都改成Harris Tweed的样貌。接下来整个1980年代的设计,不管是紧身胸衣还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装,都有Tartan的身影。就这样一个自称对剪裁毫无兴趣,只喜欢将穿上身的衣服拉拉扯扯的人,一下子把正统的格子纹和叛逆潮流扯到了一起。

在Vivienne Westwood的影响和启发下,更多的设计师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有激情洋溢的D&G,稳重老练的Ralph Lauren,甚至从来不循规蹈矩的Comme de Garcons和Yohji Yamamoto。也正是这些设计师的前卫举动,让Tartan变得时尚而传统,彻底打破了以前的格局,让Tartan变得大众化,从此流传开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