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理解的价值投资(下):牛市投资回顾

(2009-12-11 22:59:36)
标签:

安全边际

巴菲特

概率思考

过度自信

黄睿强

价值投资

均值概念

杂谈

分类: 思维模式
[ 2008-3-12 14:21:00 | By: 黄睿强 ]

均值概念:价值投资中最为国人忽视的要素,英文regression to the mean mean reversion.中文解释为:猪,怎能展翅飞翔?!

任何事物总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有回归的一天,虽然准确时间不知道。所谓“繁荣的必将衰亡,衰亡的必将繁荣”。我们老祖宗也有无数格言,譬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譬如“天下分久必和,和久分”。也是均值的概念在里面,可惜还是那句话,太简单就没人当回事。

还是以万科为例子(注:本人不具有推荐股票的能力和水平,万科在此只是符号,非投资研究)。我们买入的想当初,好像只有三家公墓基金在十大股东,其中两个还是指数型。所以那时对万科的评价至少不会偏乐观。然后一个大牛市后,突然万科成了没有缺点的公司。在此无需争论到底万科有多棒。不灵光的东西当初怎会买。我的问题是,当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万科估值60块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

万科有没有亏损的可能?
有没有只增长
10%的可能?
有没有低于行业增长水平的可能?
有没有公司治理变质的可能?
有没有产业化失败的可能?
股价有没有完全反映乐观,忽视悲观?

总之,有没有回归平均值的可能?如果这样的共识没有,那么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十年前,中国也有什么十大金股,那时叫绩优股。深深房,长红,神发展,深科技,海尔,东软,银行,房产,消费,白酒,制造一个不少。各位看看本论牛市创新高了没有是不是回归均值了?这就是我痛苦的发现:原来巴菲特只能崇拜,不能复制。要找到牛股,原来不能到满大街都知道的股票里找。本轮牛市的几大牛股,万科,招行,茅台,中信,二十年后看看结局如何。

一般的常识,当一个自由竞争生意,比如房地产,特别好时(高于ROIC,则必然吸引无数投资人的投资。由此产生的竞争一直到行业利润到达ROIC, 则行业参与者达到平衡,没人多赚,没人少赚。房地产自然是大牛板块,参与其中绝对是一种享受。但均值偏不让我享受太久。为什么没有公司亏损?为什么没有股票不跌?为什么沾上房地产概念就狂涨?行业太长时间的蒸蒸日上,带给我的是与日俱增的不安。这种不安不足以支撑卖出决策,但足以提醒市场的狂热。我很奇怪为什么投资人不用均值考虑未来,偏要用反光镜。

回到整个市场,18年来指数上涨40余倍,各位算算年化收益率,这就是均值了。这两年取得超高收益率的要小心了,大多数人在未来要么不长,要么下跌,市场不会那么轻易让我们打败的,不然出那么多巴菲特,上帝不是崩溃?当初决定不参与这个疯狂游戏时,找不到全世界有这样的好事,不用交利得税,还有新股申购机会。如果收益目标只有15%每年,那么耐心等到第四年,第五年才找到那个翻倍目标对计划又有什么影响?

Mean reversion,我的挚爱!

最后提个有趣的问题,巴菲特,盖茨,都曾是首富。两位老兄成为首富的概率是不是一样很低?可是效法巴菲特的人无数,立志学习赶超盖茨的人无。隐含意思:巴菲特成功为大概率,盖茨成功为小概率。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