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分配管理

(2010-02-04 11:12:1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级财务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

知识点1:营运资金的概念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营运资金的管理既包括流动资产的管理,也包括流动负债的管理。

知识点2:现金管理
二、现金管理
(一)现金与现金管理概述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但库存现金是唯一的不创造价值的资产,对其持有量不是越多越好。
(二)持有现金的动机
1.交易性需求
2.预防性需求
3.投机性需求
(三)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1.成本模型
成本模型强调的是: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是使得现金持有成本最小化的持有量。
2.米勒—奥尔模型
(四)现金管理模式
1.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2.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五)现金收支管理
1.现金周转期
2.收款管理
3.付款管理

知识点3:应收账款管理
三、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1.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的功能指其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增加销售功能。
(2)减少存货功能。
2.应收账款的成本
应收账款的成本主要有: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会占用企业一定量的资金,企业若把这部分资金不投放于应收账款,便可以用于其他投资并可能获得收益,例如投资债券获得利息收入。这种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即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2)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主要是指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所增加的费用。主要包括:调查顾客信用状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3)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在赊销交易中,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就有可能无法收回应收账款而发生损失,就是坏账成本。可以说,企业发生坏账成本是不可避免的,而此项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发生的数量成正比。
(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1.信用标准
2.信用条件
3.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
4.折扣条件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的扣减。
(三)应收账款的监控
(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知识点4:存货管理
四、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1.存货的功能是指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2)有利于销售。
(3)便于维持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
(4)降低存货取得成本。
(5)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2.存货的持有成本
与持有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以下三种:
(1)取得成本。其又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2)储存成本。
(3)缺货成本。
(二)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经济进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量。
(三)存货的控制系统
1.ABC控制系统
2.适时制库存控制系统

知识点5:流动负债管理
五、流动负债管理
流动负债主要有三种主要来源:短期借款、商业信用和短期融资劵,各种来源具有不同的获取速度、灵活性、成本和风险。

收益分配管理

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是对成本费用的补偿,是一种初次分配;第二层次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是一种再分配;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知识点6:收益分配管理概述
一、收益分配管理概述
收益分配的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3.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知识点7:收入管理
二、收入管理
(一)销售预测分析
1.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
主要包括:推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2.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1)趋势预测分析法
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2)因果预测分析法
(二)销售定价管理
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价值因素、成本因素、市场供求因素、竞争因素、政策法规因素。
(三)价格运用策略
1.折让定价策略
2.心理定价策略
3.组合定价策略
4.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知识点8:成本费用管理
三、成本费用管理
(一)成本归口分级管理
(二)成本性态分析
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
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2.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3.混合成本兼有固定与变动两种性质,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三)标准成本管理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它可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两部分。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它可分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两部分。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费用总额之间的差异。它可以分解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两部分。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包括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四)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依据作业成本法的理解,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提供的服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来完成。因而,产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在计算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五)责任成本管理

知识点9:利润分配管理
四、利润分配管理
(一)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
1.股利分配理论
(1)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限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2)股利相关理论
与股利无关理论相反,股利相关理论认为,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影响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
(二)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1.法律因素
为了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法律法规就公司的利润分配作出了如下规定:
(1)资本保全约束。
(2)资本积累约束。
(3)超额累积到润约束。
(4)偿债能力约束。
2.公司因素
公司基于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的考虑,在确定利润分配政策时,需要关注以下因素:现金流量、资产的流动性、盈余的稳定性、投资机会、筹资因素、其他因素。
3.股东因素
股东在控制权、收入和税赋方面的考虑也会对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产生影响。
4.其他因素
主要有债务契约、通货膨胀等。
(三)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
1.股利支付形式
股利支付形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四种: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
2.股利支付程序
公司股利的发放必须遵守相关的要求,按照日程安排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先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然后提交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才能进行分配。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分配预案后,要向股东宣布发放股利的方案,并确定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四)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1.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即将一股股票拆分成多股股票的行为。股票分割一般只会增加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但不会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产生任何影响。股票分割与股票股利非常相似。
2.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在证券市场上,股票回购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金股利的替代
(2)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
(3)传递公司信息
(4)基于控制权的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税务管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