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曾国藩家书是写给谁看的?一般人认为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写给咸丰皇帝看,以表明姿态的。还有认为,是写给作者自己看的,为化解不良情绪。
曾国藩遇到挫折和委屈喜欢忍,人在忍气发奋的同时,却也在积累不满情绪,隐忍而争气的人,往往喜欢生闷气。老曾的解决办法就是,化闷气为文字。
http://s15/mw690/001OR2dwzy6LxRMwRwabe咸丰四年,湘军攻克武汉,老曾也因此有了一方的财权和人事权。然而,为显摆谦逊的美德,老曾上书向朝廷辞官。
本以为皇帝会表扬一番,没想到被咸丰一道谕旨戳破假谦虚:“好名之过尚小,违旨之罪甚大,着严行申饬”,直接骂曾国藩好名,而且事情性质很严重——抗旨不遵。皇上的批评你还能回嘴吗?闷气是生定了。
老曾的情绪就在当年九月写给四个弟弟的家书中宣泄了出来,“人之好名,谁不如我?”大家都好名,谁都跟我一样,明明就是针对咸丰的批评而写的。但总不能在家书中抱怨万岁爷吧!于是自我解释宽慰一番:“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而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
被皇上骂“好名”,心里虽难堪,但从辩证的角度一想,老曾我有了美名,必定有人因此承受骂名,原因很简单,你的能耐显示了别人的无能,相比之下,人家比我更难为情。老曾在家书里这么一比较,心里也就释然了。
接着,老曾上升到人格修养的程度:“兄惟谨慎谦虚,时时省惕而已。”以后做事一定要谨慎谦虚。本来被皇上骂了一通,心里发虚,可这么一写,怨气散了,办法找到了。可见老曾的家书既能化解闷气,又能提升品质。
类似事例还有很多,总之,曾国藩的家书,其实是将自己的恐惧、烦恼和压力文字化、物质化,在训导子弟的同时,也训导了自己。所以,曾国藩的家书,也是写给自己看的。
http://s14/mw690/001OR2dwzy6LxRN5eMZ1d汉纸提醒,《曾国藩家书》是一本长时间以来,受到很多伟人、名人喜欢的书籍,如果想了解更多曾国藩以及其家书的相关内容,那么就拿起你的电纸书,愉快的阅读吧。
http://s4/mw690/001OR2dwzy6LxRNI5Gz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