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骨手法不能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回纳,为何症状仍能得以改善、缓解?

(2022-07-06 10:43:29)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正骨

缓解

调整

位置

分类: 手法复位能治愈颈腰椎间盘突出

正骨手法不能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回纳,为何症状仍能得以改善、缓解?

正骨手法治疗本病的机制,不少学者从生物力学、血液流变学、血液生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进展,其治疗机制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松解肌肉痉挛,调整脊柱顺应性

在椎旁肌及其附着点施行手法,通过放松手法缓解肌肉痉挛,同时可提高椎旁肌肉的兴奋性

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消除炎症,改善和修复椎旁肌的功能,使脊柱两侧的肌肉恢复力学平衡,强化肌肉以维持较好弹性和韧性,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减轻椎间盘压力及增加其稳固性。

2)改变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

通过腰部旋转和斜扳手法,目的是调整突出椎间盘、椎间孔和神经根之间的空间关系,并非让突出的椎间盘完全回纳,通过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为受到挤压的神经根让出空间,避免椎间盘进一步突出,同时解除脊柱周围肌肉的异常应力和痉挛,避免神经根受到肌肉的卡压,从而缓解椎间盘突出引发的疼痛和神经症状。

3)纠正小关节错位及滑膜嵌顿

腰椎间盘突出会伴有椎间隙变窄,容易出现椎间后关节滑膜嵌顿,滑膜皱襞上有丰富感觉神经纤维,滑膜嵌顿受刺激后可产生疼痛。

通过腰部旋转和斜扳手法使关节突张开,可改善小关节紊乱,调整、松动小关节间隙和关节囊的位置,利于被嵌顿滑膜及错位的关节复位及解除神经根受压与粘连,消除不良刺激。

4)改善微循环,清除致痛物质

推拿、正骨手法通过作用区的神经、体液调节可减轻局部缺血和酸中毒,加速致炎、致痛物质、酸性代谢产物的清除,减轻神经根的水肿、粘连,促进局部渗液、淤血的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及营养代谢。

问:正骨手法不能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回纳,为何上述患者的MR影像却见突出情况有所改善?

正骨手法不能使突出的髓核“复位”回纳到正常位置,却有可能跟“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有密切关系。

其重吸收是指腰椎间盘突出后未经任何手术治疗而发生突出组织自发缩小或消失的现象。

重吸收的机制目前已知与血管机化、炎症反应、蛋白酶水解、自噬及凋亡等机制有关。

正骨手法可以通过纠正关节的错位紊乱,扩大椎管的有效容积,并且能够改善微循环,减轻神经根粘连水肿的状况,有利于重吸收。

所以,正骨手法是间接地诱导机体通过“重吸收”机制使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才会出现上述患者的MR影像的改善状况,而不是直接通过手法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回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