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的共时性和历时性

(2013-08-23 14:57:39)
标签:

系统

共时性

历时性

分类: 学术探讨

系统科学研究系统有两个视角,即共时性视角和历时性视角。撇开时间因素观察系统,或者选定某个时刻观察系统,看到的是系统的共时性特征。在时间流逝过程的不同时刻观察到的系统属性及其变化,是系统的历时性特征。[1]通常人们所说的系统,一般都是从共时性的角度上观察到的没有演变过程的系统,这样的系统称之为非过程系统。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上去观察系统,便可以看到系统演变的起点、中间过渡点和终点,这样的系统称之为过程性系统。

研究过程性系统的根本目的是要揭示自然系统发展和变化的共同规律,预测自然系统发展和变化的未来。以往人们对过程性系统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单一层次的系统结构,试图从单一层次系统结构之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挖掘出系统的演变规律。例如,人们试图通过对比远古物种与现代物种之间的生理变化,来了解物种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彼此之间似乎毫无规律可言,于是,便认为系统的演变完全是由概率事件所主导的,是偶然发生的变异、突变和进化。然而,如果我们对过程性系统的研究,着眼于系统层次之间的关系,所看到的结果也许会大不一样。

一方面,在自然的等级体系中,我们所观察到的各个层次之间的情况,是一种既是整体又是局部的关系。也就是说,作为整体,它拥有由低层次系统构成的结构链。而作为局部,它又是高层次系统结构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等级体系中某个层次的系统发生了由概率事件所主导的,不符合高层次结构链所需的变异、突变和进化,那么,这个层次的系统便无法在高层次的结构链中发挥其应有的局部作用,从而给高层次的结构链,甚至给整个等级体系带来负面的影响。其结果,必然会被高层次的系统所淘汰。

另一方面,根据刚探讨过的复杂系统基本原理,结构链与代谢产物之间是以亲和力为纽带的,而且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产物都必须是结构链所需的才会与之产生亲和力。因此,如果结构链上出现了不符合结构链需求的产物,那么,这个产物必然会失去与结构链之间的亲和力,从而被其它亲和力更强的产物所取代。

由此可见,等级体系上任何层次的系统都不是想怎么演变就怎么演变的,任何系统的变化都必须同时满足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两个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在本质上必须是完全一致的,否则,必被等级体系所不容。

其实,如果我们对过程性系统的研究,着眼于系统层次之间的关系,应该能够注意到等级体系中存在着“同构”的属性,即微观层次的结构,也是宏观层次的结构之一。如果我们根据这个属性来观察等级体系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变化,便不难看出,等级体系中宏观层次的演变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微观层次的演变所构成的,而微观层次整体的演变过程,仅仅是宏观层次局部的演变过程。

如果我们分别从共时性的角度和历时性的角度上,同时观察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变化,便会发现,在微观层次上所显现的历时性的特征,在宏观层次上所显现的却是共时性的特征。

例如,在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胚胎细胞转化为各类细胞的过程,相对于细胞来说,所显现的是由过去到未来的历时性的演变。但是,相对于人体来说,这一过程仅仅是其体内的生理结构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共时性的演变。

从这种层次间的变化关系中不难看出,人体胚胎细胞演化为成熟细胞的过程是人体生长的必然过程,而原始人类演化为现代人类的过程又是生态系统生长的必然过程;生态系统由过去到未来的演变是地球生长的必然过程,而地球由过去到未来的演变又是太阳系生长的必然过程------。这个时候,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似乎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但是,眼前的这个世界似乎比以往更加清晰了。因为,在眼前的这个世界里,系统演变的因果关系十分明确。

 

参考资料:

 

1、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74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