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错
(2011-09-29 17:01: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故事 |
智叟远远看见愚公正坐在一颗树下看书,便走上前讥笑道:“想知道什么应该问我呀,何必看书?”愚公道:“问你,你未必懂!”智叟哈哈大笑道:“天下哪有我不知道的,说来听听!”
愚公:宇宙是怎样的?
智叟:宇宙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死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活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起源于大爆炸,宇宙万物的形成完全是大爆炸的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随机组合的结果。在物质世界里,物质的运动完全是被动的,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质的运动仅仅是惯性,绝不可能自动改变原来的状态。生命是物质世界里偶然诞生的奇迹,在生命世界里,物质的运动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可以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任意改变自己原来的运动状态,可以借助于新陈代谢的功能来维持自己的存在,可以借助于遗传的功能来延续自己的后代,在适应中生存,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进化。
愚公:这是一种有限的宇宙观。
智叟:确切地说应该是有限无边的宇宙观。比如说,地球是有限的,可是如果我们站在北极就无法找到北。
愚公:那就更荒谬了!有限无限与是否能找得到北应该是两个概念,何以相提并论?此外,你们认为死的物质世界何以不停地运动?
智叟:大约在150亿年前左右的时间里,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个温度极高的奇点上。这个时候,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时空无限地弯曲。当奇点发生大爆炸之后,无限弯曲的时空逐渐平坦,出现了时间和空间,奇点中无限微观的物质开始向外膨胀,并在膨胀中逐渐地凝聚成了今天的宇宙。当宇宙大爆炸的能量散发到极限的时候,宇宙又会逐渐地坍缩为一个奇点。因此,物质世界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在宇宙膨胀和萎缩的过程中产生的。
愚公:奇点的依据是什么?
智叟:已知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如果反推回去,膨胀之初必然是一个奇点。
愚公:照你这么说,凡是会膨胀的物质最初都应该是奇点?
智叟: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承认眼下关于奇点的问题还仅仅是一个假说而已,但科学往往来源于假说,只要假说能符合科学的道理便无可非议。
愚公:那就谈一谈这种假说的科学道理!奇点是一种怎样的结构,何以会发生大爆炸,又何以能从无到有地炸出一个时空来?
智叟:我们所有的宇宙理论都是在时空和几乎平坦的假设这个基础上表述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理论都在大爆炸处崩溃了:把具有无限曲率的时空叫做几乎平坦,肯定是荒谬的!因为可预见性在大爆炸处失效了,因此即便在大爆炸之前存在事件,我们也不能用它们来确定以后会发生什么。相应地,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我们只知道大爆炸之后发生的事,我们就不能确定在它之前发生了什么。就我们而言,在大爆炸之前的事件没有后果,所以不应成为宇宙科学模型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从模型中把它们割除,并且声称大爆炸是时间的起始。这意味着诸如谁为大爆炸设立条件的问题不是科学要过问的问题。
愚公:何以证明所有的现代理论应该在大爆炸处崩溃,而不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应该在大爆炸处崩溃?如果平坦时空里的所有理论都必须在无限曲率的大爆炸处崩溃,那么,宇宙大爆炸理论也不应该例外。如果例外的话,那就超越了平坦时空。因此,你把“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硬说成“不是科学所要过问的问题”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况且,奇点的爆炸碎片在大爆炸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距离应该越来越远,如何凝聚?
智叟:旋转星系的产生必须基于三个前提:第一是温度下降,第二是停止膨胀,第三是坍缩。
愚公:且不说大爆炸的碎片在经过这三个步骤之后是否有可能形成宇宙的现状。退一万步讲,即便旋转星系真是这样产生的,那么,按理说今天的宇宙中凡是已经形成的星系都应该早已停止“膨胀”并正在“坍缩”。可事实上宇宙不仅没有停止或者减缓膨胀的速度,却反而膨胀得越来越快。原因何在?
智叟:虽然,我们已取得的一些伟大成功。但是,并不能解决一切难题。根据观察,宇宙膨胀在长期变缓之后,的确是再次加速了。目前的理论还不能理解这一点。
愚公:这只能说明你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错误的。如果将所有的错误都视为科学的难题,那宇宙中就不存在错误了。
智叟被愚公呛得哑口无言。愚公笑道:“怎样?你刚才所说的是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吗?”智叟理直气壮地说:“当然!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科学的主流,我刚才的所说的没有一句是自己编出来的,全是经典著作中的经典语录。如果有错,那也绝不是我的错,而是经典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