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磁质论》有感

(2011-06-20 18:13:27)
标签:

杂谈

宇宙“真空”中什么都不存在吗?黄远杰的《磁质论》认为:在整个太空中充满着一种能在物质间发生作用和运动的一类介质——“磁质”。从本质上看,黄远杰提出来的“磁质”相当于十七世纪时期笛卡尔提出来的“以太”。在笛卡尔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媒介物质来传递,不存在任何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但是,一直以来学术界在关于是否存在“以太”的问题上争论十分激烈。那么,宇宙中究竟是否存在“以太”?

二十世纪,弗里兹·扎维奇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之后几十年的观测分析证实了这一点。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暗物质的性质仍然一无所知,但是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看不见的物质)的观点已被学术界广为接受了。

此外,不久前英国的《泰晤士报》也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寻找真空中的能量”的文章,文章中说“量子物理学家知道,真空中实际上充满着忽隐忽现的粒子,它们的状态变化得十分迅速,以至于无法被看到。即使是在绝对零度的情况下,真空也在向四面八方散发出能量,这与人们看到的表面现象不大一样。”但是,各个国家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封锁的很严。

例如:前苏联就一直在对“真空零点能”做秘密研究,他们建立的“物理真空挠场理论”认为,从粒子到星系的所有物体都在真空中造成涡旋,这些涡旋是物体和事件的信息的携带者,几乎是瞬时地把物体和事件联系起来,当场源将周围空间的物理真空极化之后,即使场源被移走了,空间的涡旋结构仍然保留,挠场依然存在。

苏联解体之后有一批原先研究者流落到国外,运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同国外科技界合作开发出了“挠场发生器”,进而制造出了可进行远距离体检和诊断的医疗仪器。

由此可见,宇宙中是否存在“以太”的争论实际上早已告一段落。现在,摆在学术界面前的已不再是是否存在“以太”的问题,而是如何认识“以太”和利用“以太”的问题。

黄远杰的《磁质论》正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学术专著,他所揭示的“磁质”属性实际上正是“以太”的本质。本人有幸拜读了他的专著之后,发现《磁质论》的数学逻辑十分严密,理论十分深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我对《磁质论》中所提出的观点感到信服,我认为《磁质论》的学术价值相当高,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领先的程度。我认为黄远杰的《磁质论》不仅可以为我国“真空零点能”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帮助,也可以为系统哲学领域里等级体系的验证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我为有黄远杰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高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聊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