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性结构简述
(2010-08-23 22:50: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这方面的内容在《思辨学》连载中已经介绍过了,但是既然有朋友咨询只好再重复一遍。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希望能更具体一些。
系统定律:
特定的系统(或者说特定的物质)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反之,特定的系统环境又必须依靠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来支撑。
组合性结构的基本要素:
(1)制衡。“制衡”指的是两个以上个体因相互制约或者相互牵制而产生的综合效应。任何系统存在的前提都必须是:系统的宏观和微观均制衡。
(2)亲和力。亲和力指的是物质之间相互聚合的倾向性,是系统(或物质)在特定环境中能够形成特定成份的根本原因。
(3)饱和度。饱和度指的是物质之间相互聚合的限量,是系统(或者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形成特定结构的根本原因。
组合性结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制衡”相对于“亲和力与饱和度”来说是条件,“饱和度”相对于“亲和力”来说是一种制约力。“亲和力”的作用是选择,“饱和度”的作用则是限制其所选择的量。而制衡又是在亲和力与饱和度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组合性结构的结构特点
A、宏观和微观无限;B、系统结构相对;C、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之间承上启下、相互依存;D、任何相对结构的宏观和微观都必须有相应的制衡;E、宏观与微观之间已经存在的因果关系无法改变;F、任何系统都可以主动向外做功并获取做功所需要的能源;G、同一系统环境中的子系统相生相克。
组合性结构的纵向关系
(1)系统结构的维持。
结论:①吐故纳新是系统维持的基本功能,而这项基本功能是在亲和力与饱和度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②吐故是为了维持系统结构的制衡,纳新是为了弥补系统做功的消耗以及满足系统结构膨胀的需求;③系统为了能不断地吐故纳新,就不得不持续地对其它相关系统实施以掠夺为目的的功。
(2)系统结构的解体。
结论:①任何系统都无法摆脱来自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制约;②任何系统如果不能与它的宏观或者微观保持一致都会被淘汰;③系统被淘汰后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解体,但是,在解体的过程中所有的元素都会成为其它系统内部的有用之才。
(3)系统结构的产生。
结论:①组合性结构具有遗传功能;②组合性结构的遗传功能受亲和力和饱和度两个因素的调控;③系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系统的组合性结构逐渐膨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合性整体的功能不断地增多。
(4)系统结构的寿命。
结论:①系统的寿命与系统的规模成正比;②随宏观环境的波动而出现的系统产物,其寿命短于波动周期。
组合性结构的横向关系
(1)不同类型的系统
结论:①同一个环境下所有不同类型的系统都是组合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②同一个环境下不同类型的系统之间是一种组合式的、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在环境中相生,在数量上相克。
(2)同类的系统
结论:①同类型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组合性”的关系,彼此既合作又竞争;②同类型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结构上的比拼,系统结构越符合宏观组合性机制的要求就越容易在竞争中获胜。
组合性结构的演变
(1)膨胀。组合性整体由小到大或者由不成熟到成熟之必然的发展过程便是“膨胀”。
结论:①组合性整体之结构的“膨胀”,必然伴随功能的增多;②组合性整体在“膨胀”的过程中所有的功能都必须是围绕着同一个作用而产生的;③组合性结构的“膨胀”过程,也是围绕着同一项任务而对相关责任进行细分的过程。
(2)萎缩。组合性整体的规模由大变小、功能由多变少的过程谓之“萎缩”。
结论:①组合性整体“萎缩”时,其功能必然随之减少;②组合性整体在“萎缩”的过程中,功能虽然减少但整体作用不变;③组合性结构的“萎缩”过程,也是围绕着同一项任务而对相关责任进行集中的过程;④组合性整体的“萎缩”具有“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