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辨学》连载

(2010-05-10 09:27: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辨学》连载

第十八章  XT思辨模型的应用

 

我们知道,人类的意识主要来源于感官所接受到的信息。可是,人类的感官无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人类的意识完全依赖于感官所接受到的信息。那么,人类对感官范围之外的事物便永远是无知的。如果我们不想对感官范围之外的事物继续无知下去,那就必须冲破自己感官限制的牢笼。

XT思辨模型正是围绕着此目的而构建的,它是一种集系统论、自然科学以及基本哲理所构成的框架型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强制思考者不得不关注事物与其周围相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手段。

由于XT思辨模型中的“A”既可以是一个分子结构,也可以是一个天体结构。所以,原则上讲任何事物都可以纳入到这个“XT思辨模型”的框架下思考。但是,思考的事物不同,对相关结论的理解也应有所不同。

比如说,在XT思辨模型之“系统维持”的框架下有这么一个结论:“系统为了能不断地吐故纳新,不得不持续地对其它相关系统实施以掠夺为目的的功。”如果我们思考的对象是生物,该结论可以理解为“生物为了吐故纳新不得不吃食物”。而如果我们的思考对象是社会体制,则该结论就应该理解为“社会体制为了吐故纳新不得不输入相应的人才”。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XT思辨模型的推导方式进行推导;另一种是直接对照“XT思辨模型”中的相关结论进行分析。而后一种方式必须是我们对相关结论的推导过程已经十分熟悉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因为,模型的结论只能作为实际应用中的框架型思路,最终结论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常用的相关结论提炼了出来。

由于组合性整体是一种相对的结构,是XT思辨模型中的基本单元,而且所有的结论都是围绕着组合性整体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因此,在提炼出来的相关结论中将“系统”称之为“组合性整体”。

如果我们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结论去思考问题,也许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附:常用结论

组合性结构的特点:A、可以主动向外界做功并获取做功所需要的能源;B、局部与局部之间相互配套缺一不可;C、局部与局部之间在规模和功能上相互制约;D、既是微观组成的整体、又是宏观组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组合性结构的维持。

结论:①吐故纳新是系统维持的基本功能,而这项基本功能是在亲和力与饱和度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②吐故是为了维持系统结构的制衡,纳新是为了弥补系统做功的消耗以及满足系统结构膨胀的需求;③系统为了能不断地吐故纳新,就不得不持续地对其它相关系统实施以掠夺为目的的功。

原理:“亲和力”与“饱和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系统制衡;方式:掠夺。

2组合性结构的解体。

结论:①任何系统都无法摆脱来自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制约;②任何系统如果不能与它的宏观或者微观保持一致都会被淘汰;③系统被淘汰后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解体,但是,在解体的过程中所有的元素都会成为其它系统内部的有用之才。

原理:宏观和微观环境对“制衡”的影响;作用:维持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平衡;方式:被其它系统分割。

3组合性结构的产生。

结论:①子系统是母系统复制出来的产物;②在不饱和的状态下任何类型的系统都有复制同类系统并提供生存环境的功能;③系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系统的组合性结构逐渐膨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合性整体的功能不断地增多。

原理:复制;作用:维持“饱和度”;方式:“膨胀”。

4组合性结构的寿命。

结论:①系统的寿命与系统的规模成正比;②随宏观环境的波动而出现的系统产物,其寿命短于波动周期。

5)组合性结构的演变

1)膨胀。组合性整体由小到大或者由不成熟到成熟之必然的发展过程便是“膨胀”。

结论:①组合性整体之结构的“膨胀”必然伴随功能的增多;②组合性整体在“膨胀”的过程中所有的功能都必须是围绕着同一个作用而产生的;③组合性结构的“膨胀”过程也是围绕着同一项任务而对相关责任进行细分的过程。

2)萎缩。组合性整体的规模由大变小、功能由多变少的过程谓之“萎缩”。

结论:①组合性整体“萎缩”时,其功能必然随之减少;②组合性整体在“萎缩”的过程中,功能虽然减少但整体作用不变;③组合性结构的“萎缩”过程也是围绕着同一项任务而对相关责任进行集中的过程;组合性整体的“萎缩”具有“周期性”。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