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辨学》连载

(2010-03-25 12:56:17)
标签:

思辨学

意识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杂谈

分类: 《思辨学》连载

第一篇    意识

 

在哲学上,意识和思维是同一类的、同一意义的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可以通用。

但是,意识一词的范围较广,包括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而思维则仅指认识的理性阶段。如果人们在感性阶段就出现了错误,那么,在理性阶段所产生的思维(或者思想)也必然是错误的。

因此,本书以“意识”开篇,从意识的“感性阶段”这个起点上探索思想的根源。在这一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原理以及意识的局限性。

 

第一章  三种不同的观点

 

意识的属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是生命体中固有的,还是外来的?意识的目的性是被动的,还是自由的?几百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们。

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是一种永恒的、外来的、与生命的有机结构无关的、绝对自由的东西。例如: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笛卡尔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东西:一个是精神的,另一个是物质的。而且精神上的东西(比如心灵)只有上帝和人才有,其余都是物质的。这种观点也就是所谓的‘二元论’。

唯物主义者只承认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但是,唯物主义者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在意志(即意识的目的性)是否自由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因此,就有了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分。

被称之为‘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完全否认意志的自由,认为意识只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自由意志。例如: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联结叫做反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他在其《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中写道:“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与反应”。

然而,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者却认为,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生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因此,他们相信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并且存在着相对的、一定条件下的自由。

 目前,虽然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在学术界占绝大多数。但是,由于各种观点似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所以在众人的眼里谁是谁非问题仍然是一个谜。下面,我们试图揭开这个谜底。

                 (待续)

htt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