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与学的关系”体会
(2010-08-27 10:26: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本学习 |
读了这篇“教与学的关系”,有一些收获。
生本教育就是提倡以生为本,用郭教授的话说,良好的教学生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儿童的自主性,而儿童的自主,本质上是构筑他们自由奔放的四维空间,以利于不断创造。
书中介绍了几种教学方式:
一、自主建构学习
自主建构学习是顺应学生的天性,尊重生命自然的基本原则。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重视知识、再创造、再提升,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这一主动学习途径,不断实践“大感受、小认识,回家做准备、上课早交流,课外猎信息、课内生灵感”这一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激发学习兴趣,释放学习能量,拓展求异思维,促进自主发展。
自主建构学习是每个学生的最基本学习方式。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以内化、活性的方式主动学习,从而释放学习能量,激扬生命,诱发灵性,开启心智,拓展思维,促进发展。学生成为教学的最重要的资源。老师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留下了广袤的空间和丰裕的时间。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根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并非对知识的关注。训练学生实现“集体为我,我为集体”互动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习交流过程。书中还介绍说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成为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促进生生间的互动、互补与和谐发展。
三、问题探究学习
具体做法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去分析、思考、探究、推测、判断、评价。在此基础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内化信息,调控信息,分享信息。
四、综合评研
具体做法是:一是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生根据自身的综合表现进行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比;二是一改传统的考试方法,根据省教科所规定评价内容(含口试、笔试等),让学生自评、自查,由四人小组讨论、互评、互研,然后,由小组集体讨论,出一份试卷,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之后,任选一份试卷测试,小组评阅后交由老师批阅。通过这种互动式“两评、两研”的综合测评,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交互性、创造性、包容性,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全教学与评价过程,教师起点拨与调控作用。
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为重要,数学这门学科,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活教乐学,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更好的学到知识。为了更好的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我们教师就要深入学习网络教育理论,为网络建模做好理论准备。并且要掌握技术,为网络建模提供技术保障。
生本课堂教学倡导“三重”:
重预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重课堂: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对于数学教学,从课型看,可分为感受课、认识课、熟悉课、知识整理课、评研课。
从课堂教法看,分为:前置性作业——小组学——集中研——教师导(个体学)
重评研:以学定教,以学养教。
华阳小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传统教学与生本教学的区别点,通过对比也可以看出生本教学的优势所在。之所以现在都在学习生本教育,很多学校都在搞“生本实验”
去年我们学校也进行了生本实验,陈校长带领我们学习了生本教育理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生本实验老师在生本实验班内进行了试验,并且伴有生本实验老师听课、评课。从课型上来说,我基本上上的都是新授课归于生本实验课型应该是认识课吧,对于知识整理课和评研课很少接触,所以也很迫切的希望能够上一下这些课,我认为真的要进行课堂改革就必须全方位的进行改革,如果只是改一下部分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希望在新的一个学期里能够多多接触到这些课。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制定出适合自己班级的教育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孩子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